第(1/3)頁 蘇詠霖拿起筆,在地圖上位于燕云、淮南和川蜀的三個位置分別畫了一個圈。 這是他計劃中三個中直轄的位置。 然后他又看了看地圖,又在兩廣地區和河西地區點了一點。 “從北往南,過了淮南有江南,過了江南,還有嶺南,也就是說江南人認為嶺南人才是南人,嶺南人覺得嶺北都是北人,所以我以為五嶺地區是重要的交通要沖,未來在五嶺之地也要設中直轄。 至于關中地區,比起關中,我以為河西走廊對于大明來說更加重要,掌握河西走廊,就能控制西域,兩漢,晉,隋,唐,無不是通過河西之地控制了西域,進而把中原王朝的勢力向西延伸,以至于到了蔥嶺之地。 而失去西域也是從失去河西之地開始的,一旦失去河西,整個西域都將失去,無法掌控,中唐以來便是如此,而到了宋,更是因為西夏的原因,失去了經營西域的可能。 所以我以為,未來消滅吞并西夏之后,就要在西夏故地設中直轄,由中央政府直接派人駐軍掌控,以確保對這塊交通要沖之地的完全控制,進而才能進軍西域,挑戰更西邊的遼國?!? 這段話,蘇詠霖沒有避開耶律元宜和耶律成輝這兩個契丹人的代表。 而他們也沒有表現出什么疑惑或者驚訝的樣子。 很顯然,他們對于明帝國的認同早已超越了那個虛無縹緲看不到的西遼,他們對西遼沒什么感情,對于給了他們新生權力地位的明國才更加認同。 如果此時硬是要有人把他們同西遼聯系起來,他們還會生氣,還要爭論,說他們是明人而不是遼人,說他們愿意為了大明披肝瀝膽,而不是為了虛無縹緲的遼國。 這種態度是蘇詠霖非常滿意的態度,這說明他對于外族精英們的籠絡是非常成功的,利用他們抗衡山東系文臣的計劃也非常順利,達成了目前朝政的平衡狀態。 這種狀態目前還需要繼續維持,至少在平定西夏之前不能被打破。 提出了未來的中直轄計劃之后,群臣就對蘇詠霖在淮南之地設中直轄地區沒什么看法了。 因為這的確是從地緣角度出發非常有意義的行動。 于是這一政令得以通過,故宋淮南東路之地,將由大明中央尚書省直轄,是繼燕云地區以外的第二個中直轄,稱之為兩淮中直轄。 至于駐軍方面的問題,就繼續把河南兵團的游奕軍周至所部安置在當地,由周至統領游奕軍負責淮南東路的軍事防御問題。 接下來的事情屬于朝廷吏部和復興會組織部。 因為這兩個部門里都是復興會的人,也可以說是復興會的事情。 蘇詠霖驅逐了整個淮南東路八個州府的南宋官吏,明軍也對當地的地主豪紳勢力進行了威懾與打擊,所以此時此刻正是淮南東路反動力量最為虛弱的時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