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明帝國這邊理清了戰爭的問題之后,就開始著手準備正式開修黃河。 第一階段目標不變,將黃河改回東漢故道,避免兩淮之地繼續遭受改道之苦,率先恢復兩淮之地和河南之地的勃勃生機。 這一工程量十分浩大,蘇詠霖勒令復興會作為牽頭組織,見官高一級別。 以田珪子為黃河改道工程總指揮,以工部尚書時征為黃河改道工程副總指揮,全面協調朝廷各部門、各地方官府、流域內各軍軍隊等負責完成這項巨大的國家工程。 洪武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大明帝國皇帝蘇詠霖正式在中都簽署命令,宣布黃河改道工程由此開始,全國將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為這一空前好大的工程注入力量。 務必功成。 以此為標志,中原復興計劃由此開始,整個北中國自中唐以來的復興也由此開始。 蘇詠霖簽署命令的二十天后,六月十一日,南宋著名主戰派領袖大臣張浚終于千里迢迢從四川老家返回臨安,見到了新皇帝趙昚。 上一次來到臨安的時候,他躊躇滿志,而離開臨安的時候,他萬念俱灰。 他本以為只能在家鄉終老,含飴弄孫,度過晚年,但是他沒想到一朝戰事起,他居然還有被起復的機會。 新皇帝趙昚急召他返回臨安,說有大事要與他商議,大宋需要他。 他捧著詔書,淚流滿面。 但是與此同時,他知道了大宋與明國之間的戰爭正在進行,大宋的情況非常不妙,明國水師大獲全勝,已經殲滅了大宋水師的主力,從蘇州洋威脅臨安,臨安一片動蕩。 在這樣的動蕩之中,趙構退位,把皇位讓給了趙昚,趙昚火線登基,登基之初就面臨著兵敗如山倒的艱難局面。 他需要有人幫他運籌帷幄,幫他決勝千里。 這不正是張某人可以為皇帝陛下所做的事情嗎? 這不正是張某人為國出力的時候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