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知道為什么,蘇詠霖每一次發布任務,總有人會拍著胸脯說拼了命也要完成。 這就讓蘇詠霖很是無奈。 “誰要你的命了?給我好好的活著,今后需要你的地方還多著,你可不準死了。” 蘇詠霖笑罵一陣,看著滾滾黃河水,又開口道:“就算是改道成功了,黃河的治理也是千難萬險,從桃花峪往東,全都有地上河的風險,改了一條道,要不了多久,還是地上河。 所以束水沖沙這一點你們要想辦法辦到,在流速平緩的地方,一定要做好束水沖沙的工程,需要時間長那就長一點,工程質量總歸是要確保的,不能緊趕慢趕著修好了,沒幾年黃河又變成災難了。” “三百五十億錢,阿郎,我是絕對不會浪費這筆國帑的,每一文錢我都會讓它花在該花的地方,否則我就無言來面見阿郎了。” 田珪子表達了自己的決心:“三年不敢保證,四年,四年之內,我一定會讓黃河回到東漢故道!該有的束水工程也會完全具備,節流,分洪,泄洪,所有準備我都會完成,經此一役,絕不讓黃河再度失控!” 蘇詠霖笑了笑,拍了拍田珪子的肩膀。 “你從未辜負我的期望,你辦事,我放心。” 說完了黃河改道工程,蘇詠霖又對關中各地退耕還林的事情跟田珪子做了一番交談。 “退耕還林的事情推行起來并不難,有了之前白條的基礎,民眾都愿意相信大明官府給他們足夠補償的承諾,需要退耕還林區域的住戶都能夠遷移,難度不大。 但是根據派過去的人更進一步的調查,發現關中水土流失的區域之廣大超乎想象,比之前齊魯兵團給出來的報告還要嚴重起碼三成,需要植樹造林以固土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田珪子聞言皺了皺眉頭。 “不是說那邊還有當年趙匡胤和趙光義植樹造林留下的樹林嗎?” “基本上都被砍伐殆盡了,關中土地兼并的情況不比其他地方好,還多出了一幫子從故宋時期就扎根在關中的將門,又有將門,又有地主豪紳,把百姓擠兌的不斷的開辟荒地。 這一開荒,就要毀林,當年趙匡胤和趙光義做出的努力被他們這一折騰,已經去的七七八八,毫無意義,咱們基本上就是等于從頭再來,沒有捷徑可走。 所以植樹造林以固土的計策想要見效,還要等上好幾年,往后幾年,黃河泥沙的情況不會有什么改善,想要最終達到泥沙和沖刷量的平衡,最少也需要十年時間。” “可惡!一群混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