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一十九 火炮崢嶸-《啟明1158》
第(1/3)頁
因為依舊不放心這批新鑄鐵的強度,工匠們還是老老實實采取鐵芯銅體的方式來鑄炮。
最后鑄出了十門炮身長一丈左右的銅鐵合金炮。
根據蘇詠霖的要求,這些炮的炮身以炮尾最厚實,而后往上不斷變薄,炮口處則相對最薄。
其炮身呈圓筒狀,整體安置在厚實的木架子上固定好。
又因為炮很重,接近兩千斤,若要運輸,則更加需要相當龐大且載重量很大的車輛。
蘇詠霖聞訊來視察的時候,瞧見匠人們正在準備試射。
根據之前的經驗,因為巨大的發射后坐力,所以基本上發射的時候需要挖個坑把炮放置在坑內,借助大地的力量吸收后坐力。
最開始試驗的時候蘇詠霖沒說,工匠們也沒在意,光禿禿一根炮管子就拉去試射,結果恐怖后坐力差點沒把負責發射的工匠坑死。
現在他們懂了,試射的時候一定要挖坑掩埋炮身,加固,這樣才安全。
他們把五門炮塞入鐵彈,炮口對準了大約二百米外的由他們搭建起來的試射城墻,點燃引線之后就躲開了。
然后大家伙兒一起堵住了耳朵。
蘇詠霖期待已久的畫面終于出現了。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響聲,五顆鐵彈轟然發射而出,朝著遠處的城墻飛馳而去,狠狠地砸了上去。
蘇詠霖拿著千里眼往那邊一瞧,好家伙,瞬間給干出五個大坑,塵土飛揚。
那是結結實實的狠狠地一擊,一般的城墻估計挨不了幾次轟擊就要垮塌至少一部分,除非是那種特別強悍的天下堅城,才有可能對抗這樣可怕的戰爭兵器。
但是只要射擊的次數夠多,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火炮。
蘇詠霖握緊了拳頭,大喊一聲好。
工匠們和身邊的隨從們隨后大喜過望,相互擁抱慶祝起來了。
這一路走來也確實是不容易,他們耗費了很大的心血才終于完成了如此強力的戰爭兵器。
就蘇詠霖來看,這個炮身要是能再加長一些,差不多就是明朝末年的戰爭神器紅夷大炮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