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 陸游不是工具人-《啟明1158》
第(3/3)頁
他深深地望著蘇詠霖望了一會兒,深吸一口氣,緩緩點頭。
“陛下以一國之君的身份向外臣發誓,外臣沒有理由懷疑,如此,外臣也將確信自己的所為沒有錯,虞允文之所為,過于毒辣,過于不擇手段,外臣無法接受。”
陸游深深嘆了一口氣,而后面容變得堅毅起來。
“明國所做的事情,是對的,明國的確讓農民吃飽穿暖了,也有房子住,也有土地可以耕種,外臣一路走來,沒有看到明國的流民,每個人都有要做的事情,各司其職。
這在外臣看來,簡直是夢里才能見到的場景,外臣也曾想過大宋國泰民安之時該是什么景象,想來想去,莫過于此了吧?國泰民安已經在明國實現了,外臣又怎么能眼睜睜看著它被破壞?”
陸游想起虞允文和陳康伯密謀的時候,他的心中油然而生一種使命感。
一種必須要去行動,必須要行動起來保護這個來之不易的局面,這種夢想中的存在好不容易出現了,怎么能不去保護呢?
所以他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而蘇詠霖也從陸游的言辭之中領會到了他的想法。
“原來如此。”
蘇詠霖望著陸游,開口道:“務觀先生,我不得不說,你的想法非常正確,你的行動也十分勇敢,在那樣的環境之中,你能夠做出這樣的決斷,是十分了不起的行為。”
“陛下夸贊,外臣愧不敢當。”
陸游苦笑道:“外臣只是一介小官,沒什么權勢,也辦不成什么事情,蹉跎半生,年近四十,也未能建立功業……”
“只要選擇了對的道路,并且為之付出,再晚,也不算晚。”
蘇詠霖搖了搖頭,感嘆道:“陳康伯、虞允文這一類人習慣了高高在上,自以為自己是成大事者,不能拘泥于小節,于是為了做大事,可以犧牲掉小節。
什么是小節呢?小節就是農民們,為了區別自己和農民,為了不讓自己有什么負罪感,他們甚至不把農民當人看,把他們喊做黔首黎庶,如此就人為的造就了上等人和黔首黎庶。
上等人為了建功立業,是可以犧牲掉黔首黎庶的,陳康伯和虞允文為了宋國北伐中原恢復中原,本國的黔首黎庶尚且不會疼惜,又怎么會疼惜明國的黔首黎庶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