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 革命才是最大的公平-《啟明1158》
第(1/3)頁
對于蘇詠霖的疑問,徐通把話說得很透徹。
“這是理所當然的,一個人若是沒有為國為民之心,一心只想著自己的功業和子孫后代,就算再怎么能打,也不會讓我感到敬佩。
古人說一將功成萬骨枯,若僅僅只是戰場,那無可厚非,戰爭不可能不死人,但若是用無辜之人的性命鑄就自己的功勞,那這種功勞我是絕不會要的。”
蘇詠霖想了想他所知道的古今名將的征戰經歷。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總結的實在是太精辟了,但是話又說回來,若僅僅只是戰場上的廝殺,那么陣亡就是不能避免的事情,再優秀的將軍也不能避免自己的部下戰死。
只是在其他層面上,對非戰斗減員和戰區平民死亡的事情若是控制不好,那么將軍的功勞也就要好好的討論一下了。
比如某些滅絕人性之輩用戰區平民當做軍糧,那這種人功勛再大戰績再輝煌,也要被釘在恥辱柱上。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蘇詠霖統兵征戰以來最感慨的就是這兩句詩。
所以他特別注重戰地醫療保障系統,由此建立起來強大的明軍后勤保障系統,不惜成本往里面砸錢。
他很高興徐通能產生這樣的感悟。
“所以,你也愿意用你的能力竭盡全力為民眾謀取福祉嗎?”
“我會盡我的全力。”
徐通毫不猶豫的點頭。
“好,那我有一個重要的任務要交給你。”
蘇詠霖伸手指向了中都的西南方向,開口道:“川蜀的百姓需要你,在大明暫時沒有多余的力量派兵進入川蜀作戰的時候,我需要你成為第二個趙玉成,帶著一支小分隊進入川蜀,就地發展反抗武裝,在敵人眼皮子底下戰斗,你愿意嗎?”
“川蜀?”
“對,川蜀。”
蘇詠霖點了點頭:“川蜀之地出現了一個朝廷的事情你應該已經知道了吧?”
徐通點頭。
“是的,我已經知道,川蜀宋人擁立一個新皇帝要對抗大明,簡直是癡心妄想。”
“話雖如此,我們也不能小看他們,我已經決定對他們進行經濟封鎖,這必將造成川蜀內部動亂,會引發民眾的抗議乃至于起義,這對于我們來說是絕佳的機會。”
蘇詠霖開口道:“這個機會是我們發展壯大復興會川蜀分部的重要機會,若是能夠在川蜀內部發動民眾抗擊成都朝廷,效果可比我們直接派兵進入要好得多。
所以我決定選派一支精干的干部隊伍進入川蜀,進入川蜀之后,會有當地天網軍的組織協助這支隊伍,他們需要在敵人眼皮子底下發展壯大,堅持斗爭,并且一直堅持到大軍南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