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二百一十六 信用貨幣?-《啟明1158》


    第(1/3)頁

    面對這個問題,林景春也沒什么好的辦法。

    因為這確實是真的。

    設立倉庫、挖地窖等等辦法都提出來了,給儲存量定下紅線,決不能超過這個紅線支取糧食和食鹽,還要為此立法,不允許任何人與團體越線。

    但是這樣的操作也不能服眾。

    萬一什么天災人禍大爆發,常規倉儲根本搞不定,眼看著就要餓死人了,你到底開不開倉庫?

    人命關天,你到底發不發賑災糧?

    死抱著倉儲不開放,你信不信餓急了眼的災民集體沖擊你們?

    到那個時候你讓大明軍隊怎么辦?

    百姓子弟兵對百姓刀劍相向?

    開什么玩笑!

    這一策略被復興會員們狠狠批判,拍桌子砸板凳,揪著林景春指著他的鼻子罵,林景春漲紅了臉,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為此,財政部提出了多種方案,在國務會議上和很多官員連著爭論很多天,最終也不能解決爭端,用全體與會官員舉手投票的方式也不能得到多數支持,支持率最高也沒超過三成,始終無法通過這個決議。

    連著幾次會議之后,林景春意識到這個改革方案不能得到認同,于是只好放棄。

    他提議暫緩貨幣改革,等滅宋之后全盤掌控了蜀錦、茶葉和瓷器的生產以后,將這三樣硬通貨和大明寶鈔掛鉤,以此穩固大明寶鈔的價值。

    這三樣不關乎國計民生,用來掛鉤總歸可以了吧?

    這三樣商品久經考驗,價值相當堅挺且長期需求量極大。

    總而言之銅錢鐵錢之類的金屬貨幣還是不要繼續使用了,大明缺這東西,鑄錢比錢本身還要花錢,這不是瞎胡鬧嗎?

    可就算如此,他提出的這個建議依然遭到了不少官員的質疑。

    這三樣商品主要的需求者是社會上層與外國統治者,精美的工藝和這兩塊的強烈需求支撐起了這三樣商品的價值。

    然而工藝和需求本身也是不穩固的,人們的需求并非一成不變,哪一塊需求少了一點,都會影響到它們的價值,進而影響到貨幣價值。

    辛棄疾就提出一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