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該說不說,因為大明官職穩定且有鐵飯碗的風范,所以在三次大清洗之后,受到劇烈沖擊的部分官員出現了懶政的現象。 他們開始講究一個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認為只要不犯錯,就能保住鐵飯碗,啥事兒都不做也沒什么不可以。 關鍵是不能做錯事,其他的什么都可以往后排。 中央還好,因為有都察院的直接監管,情況尚且還有的說,地方上則更加嚴重,反正突出一個天高皇帝遠,天高任我飛,就比較放飛自我。 只要不做,就不會犯錯,所以我就不做。 這種情況從洪武十年開始逐漸在全國范圍內蔓延開來,得到地方上復興會組織和民情咨詢室的多次匯報之后,引起了蘇詠霖的警惕。 所以蘇詠霖也借此機會告訴他們,吃了這碗飯,就要做這件事情,一個蘿卜一個坑,你不要坑位,那就退位讓賢,別以為這是什么鐵飯碗,你不動,那我就融了你的鐵飯碗。 這一舉措無疑是對【不做不錯】信奉者的一次重擊,因此此番部門合并中沒有升職而是被降職留用的全都是這樣的人。 他們怨聲載道,卻為人所不齒,掀不起任何風浪。 當然了,他們也不必為此感到多么的沮喪和不滿,因為不是只有吏部一個部門被“吞并”了。 除了人事權之外,軍事指揮權也不可忽視。 過去,蘇詠霖以參謀總部指揮軍隊,以樞密院統領部隊后勤,又設復興會軍務部管理軍隊內部遍及上下的復興會組織,實際上掌控軍隊的種種動向,確保軍隊在革命勢力的控制下。 如今,時機成熟,蘇詠霖決定把參謀總部和復興會軍務部合二為一,組建為全新的全國軍事全權領導部門軍事部。 《無敵從獻祭祖師爺開始》 該部門同樣以復興會組織為核心領導組織,原軍務部主任蘇詠霖順理成章成為大明軍事部主任,辛棄疾則以原軍務部副主任和參謀總長的身份成為軍事部副主任。 這一改革從事實上確定了復興會對明國軍事權力的絕對領導。 對于軍事指揮權和軍隊內部組織的完全掌控,使得軍隊完全至于復興會的控制之下。 這一波改革之中,原先參謀總部的部分高級職位也會合并到新建立的軍事部當中,中高級職位不可避免的會遭到削減,自然會有人感到不滿。 但是沒辦法,蘇詠霖的威望太高,軍事部更是他親自提領的部門,參謀總部的部分官員雖然因為職位降低、福利受損而感到不滿,可是卻又對加入蘇詠霖親自提領的部門感到憧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