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五百二十一 他們已經沒有優勢-《啟明1158》


    第(1/3)頁

    復興會不加掩飾的全面倒向基層勞動者的政策某些人非常為難、不爽。

    比如早期出身于過去主動和蘇詠霖合作而免遭清洗的舊官僚、舊地主士紳等傳統文化家庭出身的通過科舉考試和其他途徑入仕的官吏們。

    他們就感到為難,覺得前途不是很明朗。

    他們雖然逃過了蘇詠霖的三次大清洗,但是他們也失去了原先賴以為生的大量土地和佃戶,不勞動也無法養活自己。

    現在他們回到了家族早期創業起家的狀態——耕讀傳家之中。

    一邊耕田種地,一邊培養家族子弟讀書。

    當然了,大明國的耕讀傳家和其他朝代所謂的耕讀傳家相比,難度要低的多。

    現代以前,供養一個脫產讀書人對于任何國家的任何一戶普通家庭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

    脫產讀書人不勞動,不生產,卻一樣要承擔朝廷的部分賦稅,比如針對人口的口賦,丁役等等,不僅如此,讀書人還需要吃飯,需要日?;ㄤN。

    不產出,只消耗,對于一個五口之家的農民家庭來說,就需要一家老小齊上陣,還需要一定量的土地,還需要風調雨順不出大的災難。

    如此才能供養成功一個脫產讀書人。

    若要供養好幾個的話,非地主豪紳之家不可。

    要求十分苛刻,難度很高,一般農戶根本做不到耕讀傳家,家里孩子八九歲就要下地勞動幫家里當廉價勞動力了,無力讀書。

    所以如果沒有外力的介入幫助,比如政府的助學政策之類的,那么普通農民家鄉要培養一個讀書人,那就真的是天方夜譚了。

    而很可惜的是,古代朝廷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讀書人,統治者只需要【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把農民當作耗材來使用就可以了。

    還助學?

    笑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