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蘇詠霖和九人決策小組主持了中央代表會議的召開和進程,但是蘇詠霖和九人小組在民主共和國時代的正式存在名稱不是中央代表會議執行委員會,而是民眾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 這一事實表示了大明的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是民眾代表大會,而不是中央代表會議。 全體國家功勛、精英組成的中央代表會議實際上只是一個建言獻策的組織,沒有實權。 所以他們的中央代表身份真的只是榮耀,而不是權力和地位。 面對這樣的事實,在這場一團和氣快快樂樂的慶祝晚宴上,他們這邊的氛圍和民眾代表們這邊的氛圍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對比。 原本就郁悶的蘇海生現在更加郁悶。 因為他的提桉經過二次提審之后還是沒有通過,于是五年之內就不要想著有啥可能性了。 他一口一口的喝悶酒,心情很不好,只覺得苦酒入喉心作痛,覺得自己帶著滿滿的興奮和期待大老遠的從虎思斡耳朵趕回中都參加會議這件事情簡直傻到家了。 早知道自己準備很久的提議居然無法通過,早知道自己過來只是當一個建言獻策的工具人,那還不如呆在安西都護府遺址的發掘現場感受古人的風采呢。 可現在說什么都晚了。 張越景還說他是什么封建大家長式的做派,說這樣是不好的,不是革命的,是有問題的,需要反省,不能把民眾看作長不大的孩子。 當時他沒底氣,不敢反駁,雖然心有不滿,也不敢多說什么。 但是現在想想,他要不是把民眾當作自己的孩子,他才懶得幫他們做了那么多重要的事情,他才懶得帶兵奮戰保護他們的安全。 建設西域的時候,蘇海生覺得自己對民眾是真的掏心掏肺了,不僅按照規定派兵幫助他們,自己都親自下地耕種,挑著擔子運送肥料,竭盡全力幫當地的居民和新來到的移民創造比較好的條件。 民眾但凡有什么需求,官府辦不到的,蘇海生都安排軍隊去幫忙,人民子弟兵有求必應。 不把他們當自己人乃至于自己的孩子,誰會那么好心? 這世上除了自家爹娘,誰會那么關心自家孩子? 都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誰管他人瓦上霜,除了爹娘,誰還會那么掏心掏肺? 以前那些土匪山賊一樣的官兵到底是怎么對待民眾的,他們自己心里也有數,大家心里也都清楚,現在大明軍隊如此優秀,哪個還沒點父母之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