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與鄒亞娜的焦慮不同,城內新軍的行動就順暢多了。 在鄒亞娜沒有發動進攻的時候,新軍不僅完成了城內革命力量的整合,將反動勢力一網打盡開始公審,還完成了六個民夫營的組建,給城墻上守城的士兵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 不僅如此,城內的老幼婦孺也被組建起來,為守城士兵提供做飯洗衣縫補的后勤支持。 所有參與到守城工作當中的人按人頭發給口糧,一人一份,絕對不會缺少。 口糧不多,但足以果腹,也沒有爭搶,秩序井然,但凡有人作亂偷懶,立刻逮捕,并且游街示眾,使之社死。 城內復興會的政工干部們跑前跑后,到處宣傳復興會的革命主張,向城內民眾宣揚革命道理,并且不斷告訴他們城外鄒亞娜的部隊正在磨刀霍霍,但凡他們回到城內,大家都要死,沒有人能活下來。 這是宣傳,也是事實。 對于剛剛經歷了稅收慘劇的城內市民、手工業從業者和小商人們來說,雖然他們不具備太大的革命熱情,但是求生欲一樣旺盛。 沒有誰比他們更清楚鄒亞娜一旦回城之后會發生什么,所以大家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想要活命,必須同心協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統一戰線成功建立了。 城內民眾始終沒有發生動亂,雖然工作量不少,但終究沒什么人提出怨言,只是一家人互相鼓勁,默默支撐。 茶全以復興會分部作為指揮機構,臨時組建了五人軍事小組以商定接下來他們到底該做些什么,對軍事任務進行決策。 而此時此刻的占城國復興會分部也因為大敵當前而沒有了任何分歧,每個人都知道,如果想要活下來,只有一條路可走。 數日僵持之后,有人逐漸認定鄒亞娜所部的戰斗力很成問題,他們僅僅只是人多勢眾而已,并沒有其他任何超脫于新軍的地方。 如果借助天時地利人和,他們或許有直接擊潰鄒亞娜的可能性。 于是占城國復興會會員、軍事小組成員之一的范文八向茶全提出了建議,認為可以嘗試組織一支精銳突擊隊出城偷襲鄒亞娜以擊潰鄒亞娜。 如此一來,就能大壯聲威,增強新軍的軍心和人望,對于今后的軍事斗爭也有很大的好處,利于戰后占城國的重建。 對此,茶全略有些擔憂。 “鄒亞娜所部到底人多勢眾,我們以寡敵眾,本來就不占優勢,這種情況下本就應該小心翼翼,不應該急躁冒進,難道不是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