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六百四十六 戰爭開始-《啟明1158》
第(2/3)頁
四月二十四日,辛棄疾下達了動兵令。
四月二十五日清晨,明軍誓師,辛棄疾宣讀日本平氏政權六宗罪,宣布正式討伐日本平氏政權并且解放日本國土之戰略目標。
當日午時初刻,北海水師主力在孔振德的指揮下出擊。
第十三軍三十七師隨同北海水師主力一同出擊,準備一戰而定對馬島,一戰登陸對馬島,將其打造為大軍進攻九州島和本州島的跳板。
明軍正式出擊的檔口,對馬島的統治者阿比留國忠根本就不知道明軍正在打算進攻他們。
對馬島距離高麗本土的距離非常近,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了和高麗地區的商貿往來,兩地之間長期維持著官方和民間的商貿關系。
明國統一全國之后,日本將主要的貿易路線定義在瀨戶內海向泉州這條路線上,從對馬島向高麗的貿易路線基本上屬于對馬島和高麗的小區域之間的區域商貿,于整個日本國商貿的大局來說只是一個分支。
對馬島地域狹小,土壤貧瘠,物產不豐,需要和高麗展開貿易來獲取必要的物資,所以素來重視這條商貿路線,在高麗南部沿海城市地方也有著不錯的人脈關系。
但是明國入主高麗并且推行大規模民主革命制度之后,對馬島的日本商人迫于局勢,不得已和高麗逃人一起離開了他們的商業居住地,返回對馬島和日本本土。
本土商人可能對這條路線還不是很在意,但是對馬島是不能失去這條商貿路線的。
全部撤離一年之后,對馬島統治者阿比留國忠嘗試派人向高麗方面交涉,想要恢復商貿關系。
此時主政高麗的胡瑋考慮到今后對付日本的必要,又不能讓他們過早提防,于是決定不允許對馬商人抵達高麗本土港口,只準他們在高麗本土西南海域上的濟州島上進行貿易。
雙方的貿易可以持續,但是必須要轉移到濟州島上作為中轉站,高麗本土不準日本商人涉足。
其實這個事情從經濟角度來說影響不是很大,只要商貿還能繼續,無非是貿易路線改變,過一陣子也就習慣了。
但是主政高麗的胡瑋不允許日本商船抵達高麗本土這個事情引起了阿比留國忠的注意和憂慮,懷疑統治高麗的明國可能對日本有著某種程度上的不滿,于是將此事上報給了平清盛。
平清盛得知此事以后,不甚重視,覺得這沒什么大不了的,囑咐阿比留國忠維持局面,不要和明國產生沖突,然后就不管了。
平清盛不在意,阿比留國忠思來想去也只能不再深究,只是吩咐部下趁著在濟州島做生意之余,找那些熟悉的高麗商人打探一下具體消息。
但是這個想法并未有什么成效。
之前和他們有點關系的高麗商人在明軍進攻高麗期間已經潤到了對馬島上相當一部分,剩下的不是死了就是杳無音訊,大概率也是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