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六百五十三 大餅政策穩人心-《啟明1158》
第(2/3)頁
這一略顯冒險的軍事行動果然收到了奇效。
平安京周邊各令制國果然喪膽,明軍攜大勝平氏政權之威打掉了他們心中的安全閥門,他們已經徹底的喪了膽,完全不敢面對明軍。
得知明軍大張旗鼓展開進攻的時候,四個令制國有三個都放棄了抵抗,首腦人物帶頭逃跑,沒有組織度的軍隊四散奔逃,全都往北部、東部逃竄,試圖活命。
唯有伊賀國因為存在著數量較大的寺院財產與寺院武裝,其中以東大寺的寺院武裝力量為主,頗具實力。
因此當明軍威脅到他們的利益的時候,他們主動站出來威懾明軍,要求明軍不準侵害他們的利益,否則必將以死抗爭。
明軍方面感到十分惱火,面對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明軍方面使用雷神炮和火槍予以回應,將寺院武裝的外殼用火力摧毀,見一座寺院就攻破一座寺院,寺院武裝必須無條件投降,否則全部予以擊殺。
日本的寺院武裝力量從平安時代中期以后就日漸膨脹。
隨著寺院農莊和財產的不斷增多,也越來越強勢,以至于中央朝廷都深以為患,并且承認他們的不可小覷,視之為“天下三不如意之一”。
明軍攻滅日本的檔口,這些家伙顯然看不明白時代已經改變了,在伊賀國官方勢力不戰自潰以后,居然主動站出來挑釁明軍。
這樣的勢力在金國和南宋境內都存在過,且遠比他們更加強大,但是在明軍絕強的武力和優勢政治制度的攻擊下,已經蕩然無存。
他們難道以為自己能夠扭轉時代浪潮嗎?
孔振德在六月十九日前后就得知了軍事行動的順暢,得知自己的四路進攻全部獲勝,且除了伊賀國的一支外,整體來說就沒有怎么遭到反抗,行動十分順暢。
核心地帶尚且如此,其他地區難道還能扛住明軍的主力進攻嗎?
孔振德覺得這場戰爭幾乎毫無壓力,日本國雖然是明國周邊諸小國當中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但是其國力終究還是遠遠不如明國。
這場戰爭幾乎也就到這里為止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