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進入五月的第一個周末,李建輝和陳鈺蓮一起陪著母親劉小娟一起返回了劉小娟的老家。 劉小娟沒有顯赫的家事,父母也都是農民出身,后來父母因為饑餓加上疾病相繼離世,跟隨其哥哥來到了香江。 只是在她十來歲時,哥哥也英年早逝,一家人只剩她一個人在這城市苦苦生活。 之后因為緣分與李建輝父親結為了夫妻,有了李建輝五姐弟。 然而命運的不幸再次降臨這個苦命女人的身上,在李建輝兩歲多的時候,李明霖意外去世,也讓劉小娟不得不獨自扛起這個家。 至于對老家的印象,還停留在劉小娟幾歲的時候,這些年劉小娟也沒有想過要回去。 這不是說劉小娟多無情,主要是她那時家里很窮,自家也沒有地,父母去世之后也沒有立一塊碑,那時候兄妹也小,連墳都沒有砌。 而且在她和哥哥忍饑挨餓的時候,周圍的人沒有給他們兄妹任何幫助,這也是他們兄妹離開老家,最終來到香江的原因。 這么多年過去,父母的尸骨早已不知在何處,加上曾經村里人對他們兄妹的態度,與其回去失望傷心,還不如不回去。 只是這次那邊通過興華社傳來消息,村里重建的宗祠已經完工,同樣會新訂族譜,劉小娟父母以及哥哥將會入劉家族譜,因此特意發來了一份邀請。 說實話,李建輝當時接到這消息的時候內心是相當無語的,他承認宗祠和族譜對于一個家族來說是大事。 但對于劉小娟來說,這根本就是芝麻點小事,哪怕對方不知道其名字,劉小娟完全可以寫封信讓興華社轉交。 要知道這宗祠和劉小娟可沒有什么關系,劉小娟在嫁給李明霖之后,全名就是李劉小娟,表示已經是李家人,而非劉家人。 而且這次宗祠祭拜這些同樣和劉小娟沒關系,甚至宗祠大門都不能進。 李建輝清楚,這次那邊突然來的邀請,絕對不是那些村民的手筆,說的不好聽一點兒,那些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劉小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