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53~59已修改-《我在東京當龍王》
第(2/3)頁
忽然有一天,計先生講解完學問,對陸屠戶說道:“我將要遠行他鄉,你自己要珍重。”
陸屠戶哭泣難以說話,先生讓他沐浴換衣。再出來時,衣冠整整,有賢士的風骨。
計先生笑著說:“這是脫胎換骨了啊。”
陸屠戶就拋棄舊時的名字,改字山君,這是取山中遇到君子的意思。
計先生將要離開,留下“吾”字給山君,寄托道:“凡是多人同行,一定會有好的,不好的,君子要以賢來對待,好的學習他,不好的就改變他,這是什么所導致的呢?因為自知。”
因此后世稱山君為陸吾,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尹子評論道:我曾經走訪先賢遺跡,在牛奎山中找到了舊時計先生講解學問的高臺,還有山君沐浴的泉水。先輩雖然不在了,但是他們的志向還長存著,計先生遇見惡就訓誡,山君知道惡就改,這真是我輩儒者的風范啊!筆者:攝論師
或曰:寧安有一陸姓屠戶,其人兇橫,常欺小民,縣中喚大蟲者是也。
一日,計先生攜青,并童子胡云,游牛奎山,講學于山神廟中。
時陸屠偶至,聞先生語,乃駐足良久,長揖而詢,再揖而謝,三揖而退。
先生知其意,故常至陸屠案前,三扣則去,陸屠于是從之。凡十載,山中傳道不絕。
忽一日,先生講學畢,白陸屠言:“吾將遠行,徒且自珍重。”
陸屠涕泣難聲,先生使其沐浴振衣。再出時,衣冠整然,有遺士之風。
先生笑曰:“脫胎換骨矣。”
陸屠遂棄其舊名,改字山君,乃取山中遇君子之意也。
先生將行,遺“吾”字以山君,寄曰:“凡三人行,必有善吾者,不善吾者,君子賢賢易色,善者從之,不善改之,其所致于何?制于吾也。”
是故后世稱山君陸吾者,由是因緣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