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暗流預熱-《貞觀賣紙人》
第(2/3)頁
而且,在“有心人”的幫助下,蘇曦換書的事件傳到了長安,還隱隱有向整個大唐傳遞的跡象。
不過,蘇曦換書還沒有傳遍整個大唐,另一件事確把整個大唐給炸了一個跟頭。
鹽市被沖垮了。
鹽價已經跌到有史以來的最低點。
隴右的世家豪門很不是東西,他們把大唐大大小小的石鹽場都給壟斷了。
壟斷還不算,他們各地同時開放,還打出了天子貢鹽的名頭。
這個是真的,石鹽里面有皇宮的股份,再加上李小二為人慷慨,給李姓宗族也分了一部分,大家都得利,區區一個貢鹽的名頭就不算事了。
而且,隴右世家一咬牙一跺腳,為了里子不要面子,更是在宣傳的時候打出了這是陛下惠及民生的口號。
這些都不是啥大事。
最大的事是他們成功做到了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
他們直接約定好時間,一口氣炸掉了整個鹽價市場。
整個大唐,同時賣低價鹽。
這種情況造成的最大結果就是以前的所有鹽商,全都慘了。
長安周圍的鹽井,山東地區的海鹽,從吐谷渾走私來的青鹽,都受傷慘重。
京兆杜氏和京兆韋氏,兩個大家族存在了幾百年,主要的活動范圍就是長安和關中。
兩個家族的產業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于長安周邊的鹽井。
很掙錢。
再加上兩家都不交鹽稅,那利潤,真是讓人眼紅。
現在,兩個家族賠了個底朝天。
從隴右出來,打著李小二貢鹽稱號的石鹽,直接把他們給坑慘了。
鹽井出鹽效率底下,成本高,這也是鹽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石鹽不一樣,只需要過濾就可以了。
京兆杜氏和京兆韋氏一下子就從大家羨慕眼紅的對象變成了嘲諷的對象。
傻了吧,完蛋了吧,被陛下坑了吧。
打著李小二李總的稱號,不好搞吧。
要是其他人,京兆韋氏和京兆杜氏也就上去懟了,他們家又不是沒人。
可面對李小二和隴右來的流氓們,他們是有苦說不出。
不對,也不是說不出,就像現在朝堂上發生的事情。
“陛下,與民爭利,不是明君所為。”
一個姓韋的御史上來就是跪地痛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