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三章生活艱難-《貞觀賣紙人》
第(2/3)頁
腦袋里的想法就這樣一轉,蘇曦就想到了治理高昌的辦法。
新鮮的水果肯定是運輸不回去,但是果干可以運輸回去進行售賣。
什么果干加工廠,還有棉花種植,國家收售,還有大唐糧食售賣等,統統都在西域搞了起來。
大唐現在不缺少馬匹。
車隊基本上可以說是說組建就組建。
大唐巔峰時期每年可以出欄的戰馬是六十萬匹,還不算駑馬。
現在雖然還未發展到巔峰,但每年出個二十萬匹戰馬加三十多萬駑馬還是沒問題的。
這也是大唐的資本。
有底氣就是好。
有想法再加上有實力,那還有什么事情是干不了的呢。
人嘛,終究還是有未來的。
把想法送下去,底下人立刻開始實施起來,吐谷渾的馬周和高士廉還有草原上的楊師道也都進行配合。
區域資源調配,大家相互配合,很多事情都能解決。
再加上那些大商人和世家代言人的出現,高昌馬上就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
很多高昌人發現自己的生活在迅速變好,很多以前見都沒見過的食物和衣服出現。
很多高昌貴族立刻紛紛買來食用和穿著,大家都發現一點,那就是大唐的東西真好。
好吃又好用。
尤其是印著各種花紋的東西,雖然看不懂,但質量和包裝是真的好。
如果蘇曦知道他們的心中的疑問,一定會大聲告訴他們,那是品牌,你們千萬別信,要信也要信曲陽侯家的,他家的東西最好了,物美價廉實惠又實用。
高昌的貴族們一開始以為大唐商人的到來是一件好事,可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慢慢發現,對于高昌百姓來說是一件不錯的事情,為了爭搶勞動節,那些唐人都會開出一個不錯的價碼,可是,他們本身的市場都在被擠壓。
以前賣糧食的貴族,突然發現糧價猛跌,唐人的糧食種類多,還抗餓。
以前賣家具的人突然發現大唐在本地建造的工廠家具又好看又好用,其中還附帶著一些大唐禮儀。
除了這些,每天都會準時送出的大唐報紙,那真的是掙到了每一個人的錢。
一個銅板一張,很便宜。
你只要老老實實在工廠內上一天工,就能拿到六個銅板。
哪里有比這還好的事情。
對于高昌和西域沖擊最大的還是肉類。
大唐打下草原和吐谷渾后,收獲了大批量的肉。
這些肉被加工成火腿后就是用來沖擊肉價的。
西突厥被干掉后,大唐臨近一批新制造的火腿根本送不回大唐,這樣一來,還是沖擊一下西域的肉價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