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偽造痕跡-《嫡女驚華:醫毒雙絕護家族》
第(1/3)頁
嚴伯帶來的消息如同投入靜湖的巨石,在顧晚晴心中掀起驚濤駭浪。柳氏與丞相府的關聯,以及那批神秘的“西域香料”,幾乎將陰謀的輪廓勾勒清晰。然而,要將這推測變為能扳倒敵人的鐵證,她還需要更直接、更無可辯駁的證據——那封“毒信”本身。
夜深人靜,顧晚晴毫無睡意,在昏暗的室內緩緩踱步。腦海中,前世零星學到的現代刑偵知識,與這一世對筆墨紙硯的認知,相互碰撞、交織。
模仿筆跡,縱然形似,但書寫時的狀態、力道、習慣,尤其是心緒,總會留下細微的差別。一個處心積慮構陷他人、甚至可能深知此事關乎無數人性命的模仿者,在落筆時,真能做到與父親平日批示公文、書寫奏章時一般的心境嗎?
不可能。
緊張、興奮、或許還有一絲恐懼……這些情緒會影響呼吸,影響運筆的節奏,甚至影響下筆的力度和蘸墨的頻率。
她驟然停下腳步,目光銳利地看向虛空。
墨跡!
若是模仿者在書寫時,因心緒不寧導致蘸墨不均,或是書寫速度時快時慢,那么墨跡在紙張上洇染、干涸的程度,必然會與正常書寫有所不同!尤其是筆劃的起筆、收筆、轉折連接之處,這些細節最能體現書寫者的節奏和控制力。緊張可能導致某些筆劃墨色過濃,干涸緩慢,形成不自然的暈染;而某些地方可能因行筆過快、蘸墨不足而顯得干澀、飛白,墨色淺淡。
這種因心理狀態導致的物理痕跡差異,在這個依賴肉眼和經驗判斷筆跡真偽的時代,極容易被忽略,但對于知曉其中關竅的她來說,卻可能是撕破偽裝的突破口!
更何況,那信紙還浸有“歲月灰”奇毒。此毒能加速載體老化,是否也會對墨跡的固化過程產生影響?不同的墨,與毒質相互作用,是否會顯現出不同的細微特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