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日,魏亮到景府告訴景南山退學的事。 “所以你和你弟弟都不入學了?” “望景老見諒,我已經(jīng)決定在辛城辦學。” “哈哈哈,你小子。”景南山笑了笑“羅圈也被你勸出山了?” “老師已經(jīng)同意擔任文學院的校長。” “唉~~沒想到被你小子占了個便宜。” “景老,我想知道為何老師不愿意再來南都城了。” “罷了罷了,告訴你也無妨。”景南山抬起頭陷入了回憶之中。 那時的羅圈還是一個意氣風發(fā)的少年,筆名為王否,文章天下無雙,人稱下世文曲。常與景南山討論文學,其功底之深令景南山都佩服不已。 “那時南都的讀書人人手一本王否的文集,甚至是先帝也對他的文章喜愛至極,要招他作為太子伴讀。” “你老師自命不凡不愿做個書童,他的志向是做一個濟世能臣,因此主動申請遠調(diào)貧困縣城。” “可誰知當官與寫文完全不同,你老師在文學上天賦異稟,可是對這當官卻有些想當然了。” “他遠調(diào)的縣城在他的治理下并沒有改觀,甚至更為貧窮,百姓哀聲哉道要他下臺。” “他便辭去了官職,回到了家鄉(xiāng),并自此不再問官場之事,甚至都沒有再發(fā)表過文章。” 魏亮感嘆道“確實如此,寫文章和治國是兩回事,我的學院不會將二者混為一談。” “你想如何改變?” “我打算分設(shè)學科。” 景南山聽此眼前一亮“你是指將不同方向的學生分開辦學?” 魏亮笑道“南山院長也有這個想法?” “哈哈哈,小子,你算是第一個和我談到此事的人。如今天下學子都只讀圣賢書,在我看來他們比不上那些真正有本事的手藝人。” 魏亮沒想到景南山竟然有如此的進步思想,兩人徹談一夜。 魏亮向他談到了將學院現(xiàn)代化的想法。 “我早有這個想法,還和先帝談過。可是先帝說如今南朝繁盛不必再變。” “景老,如今世界正在發(fā)生巨變,蒸汽機對于南朝會是一場重大的機遇,到時候各種人才都會是我們所需要的。” “你的蒸汽機真的會有這么大的能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