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錦囊-《龍飛九重天》
漁村內有一位占卜先生,感念龍王經常布雨抗旱,在一次與龍王暢談中,向其透露了一點天機。
數年后的淺水灘龍宮將有一場滅頂之災,而且是無法化解的那種。淺灘龍王請先生給指點一下。先生無乃搖頭,寫了幾個字――渭水河龍宮。
當時的渭水河龍宮正如日中天,而自己也并沒有得罪與它,怎么會如此呢?等它回到龍宮后,看到一物,才明白大概的原因。
在淺水灘龍宮,有一件鎮宮之寶――避雷神柱。這根柱子從多年前自水底而出,三米多高,一尺多粗,柱子上有一道道的雷紋。
自從這根柱子出現以后,族內人在其附近修練可以說事半功倍,尤其是雷屬性的習練者,進步更大,這使得整個龍宮實力提高一大截。因此這根柱子被視為宮中至寶,世代守護著它們。
今天龍王見到這根寶柱,聯想到一件事情。渭水龍王飛升在即,據說它收集了許多抵抗天劫的寶物,而自己的這根避雷柱是否也能對它起作用呢?
很快,它的想法得到了證實,渭水龍王相邀去龍宮中飲宴。等到了那里一看,來的人可真不少,有龍放,虎族……等獸族的主政者,還有人族修士。
渭水龍王顧左言右,一個中心點就是,自己需要渡劫的防御法器,尤其是能避雷電的寶奶那就最好了。但它聲明,會用相應的物品等價交換,或用靈石購買。
淺水灘龍王一聽就一動心,再聯想到漁村先生的占卜,它更深信,這場災難肯定和這根神柱有關,那就只能從這上面想辦法了。
于是,它在和諸位龍宮高層商討以后,決定舍棄這根神柱,用它來換取整座龍宮的安全。因此才將神柱獻給了渭水河的龍王大人。
本以為此事就算過去了,在和漁村的相士聊天時,對方依然緊皺雙眉。欲言又止的樣子。
龍王起身拜求,對方這才長嘆,告知龍王,此事并未因它獻出寶柱而避開,讓它早做備。
此時小龍女來漁村,找村里的婦女學織補。相士見狀,長嘆一聲,道“緣分既然如此,那……” 他沒有往下說,伸手拿過占卜的一應物品,扔進灶坑,燒為灰燼。
然后拿出紙筆,寫了幾個字,封在一個錦囊內,告訴它,不到有大事時,千萬莫打開,并讓它出外歷練數年。
龍女不知何事,回到龍宮后,龍王也沒把實情告知它,用一個小型的空間寶物,裝了大量的修練資源,命其離開龍宮,自己去闖蕩。
轉年后,它聽到一個消息,淺水灘龍宮在一夜之間被滅,族內無一人幸免。它聽到這個消息后,如五雷轟頂,急忙的往回趕。
這時,它想起相士給它的錦囊,這時該打開了。上面只寫著一句話,“嫁入渭水龍宮。” 其實這位先生的本意是說,讓它嫁入渭水龍宮,可保它平安。
等龍女到了淺水灘龍宮,這里只剩下了一片廢墟。把悲痛壓在心里,它來到漁村,此時漁中的漁民也不見了蹤跡,但屋舍倒沒有什么損壞,有的戶家里架著魚網,梭子還垂在網上。
屋內的設施,包括被褥,換洗的衣服都沒帶著,可見大伙走的有多匆忙。它來到相士家里,當然也是人去屋空了。見沒有找到什么線索,它離開這里,來到渭水河與淺水灘中間的一座大山中,見到了一只兇獸――陸地龍。
別看這兇獸的名子中有個龍字,但并不是真正的龍族,只是長的象龍。頭上有角,嘴下有須,身體長,上有鱗,爪也相同。可它僅能生存在陸地上,不懂水性,因此得名“陸地龍”。
這條陸地龍與淺灘龍王交好,關系緊密。那是在多年前,陸地龍剛出生不久,父母外出時,被人類修士捉走。在這么一座深山中,一只無依無靠的小獸是很難生存的。
幸好淺灘龍王經過此地,發現一些兇獸正在戲耍陸地龍。于是幫忙將其救下,并安頓好。雖然同為獸族,但做為靈獸的龍族,是絕對不會允許一個兇獸留下的。
就這樣,龍王時常帶著一些資源來陪小陸地龍,兩位的關系也突破了靈獸與兇獸的界限,更象是一家親人。
再后來,陸地龍成年以后,擊敗了山中的前任獸王,成了這座山中的新霸主。由于得到龍王不斷的資助,陸地龍的修為也日深,同時在大山這片區域的地位也越來越鞏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