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興城。 薛府。 隨著薛道衡的一聲呼應,門閥世家的這些大臣紛紛匯聚到了薛道衡的府邸當中。 只是現在看來,這些大臣們可沒有往日那么風光了,一個個看起來那是狼狽到了極點。 “諸位,顯然你們那里情況如何了?”薛道衡朝著諸多的大臣問道。 “哎,一日不如一日啊!”眾大臣齊聲一嘆。 “你說,咱們現在這般整日提心吊膽的,這也不是一個辦法啊!”緊接著便有一個門閥大臣如此說道。 “薛世叔,依我看不如同意楊廣開公學吧。” “李牧和楊廣擰在一起,風頭太盛了,若是不同他開公學,就這般僵持下去,諸位大人只怕都撐不住了。”蘇夔對薛道衡說道。 薛道衡點了點頭,輕聲說道:“我意也是如此,先允了楊廣開公學,但也只限在大興城一地。” “一時的輸不算輸,咱們遲早還有贏回這一局的機會。” 這個時候,實際上薛道衡也有些撐不住了。這件事情上,他是首當其沖的,所有的壓力自然也是他頂在前面。 府中缺少糧食還都是小事,最關鍵的是,現在府中之人,壓根就不敢出府。如此這般,其能長久支撐下去。 薛道衡的這些兒孫,也總不可能就這輩子都圈養在府中了?事到如今,只能暫時服軟。 薛道衡說出此言之后,門閥世家的這些大臣們也紛紛點頭。他們承受的壓力雖然沒有薛道衡這么大,但是一樣,他們的抗壓能力也沒薛道衡這么強啊。 現在這種情況之下,所有人每天出府都是戰戰兢兢的。索性同意了楊廣開義學,也算是一了百了。 一番商議之下,門閥世家同意了楊廣開公學,但是卻也只限于在大興城開設公學。 實際上,以現在的情況來看,能夠在大興城開設公學已經是萬幸的好事了。 隋朝,乃是后來的唐朝,他的體制是很特殊的。可以說是,皇帝與門閥共同掌權,皇帝對于國家的掌控力度十分之弱,甚至在兩晉南北朝時期,這皇帝可以任由門閥更換。 即便是大隋現在,想要在全國開設公學,這也是不現實的。特別是,在這些門閥世家的祖地。當地人是只知道門閥而不知道朝廷。 朝廷的政令下達到地方,那已經不止被打過多少次折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