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啰嗦幾句,書友大大請看-《大夏伶仙》


    第(2/3)頁

    在民間教化方面,伶人和說書人的作用,勝過那些讀圣賢書的君子士大夫。

    可是他們被統治者玩弄,戒備(怕他們演犯忌的作品),利用,職業也為人所輕,那既是封建時代的特性造就,也有刻意壓制的原因。

    中國最早的戲劇演員,是先秦時期的儺巫和尸。

    儺戲是國家祭祀大典,天子或諸侯親自主祭,需要請神祭祀,那么扮演神靈的巫祝,就是演員了。

    巫祝扮演神靈時,需要道具、服裝、臺詞、配角,所到之處人人下拜,如同真神降臨。

    尸,也是最早的演員。天子、諸侯、卿大夫祭祀祖宗,需要挑選一個嫡系子孫,扮演祖宗,這扮演祖宗的子弟,就是尸。

    尸在扮演祖宗時,要穿用祖宗生前的衣物,以祖宗的角色,接受祭祀者的祭拜、喂食、祈禱。

    尸便以祖宗的口氣,訓誡祭祀者,并給與賜福。

    在這個繁瑣漫長的祭禮中,扮演祖宗的尸,是絕對不能出戲的,比如笑場,說錯話,做錯動作,認錯人…不然就視為不吉。

    而以戲曲為職業,成為一個行業成熟發展,則是在唐代。

    由于梨園皇帝唐玄宗的大力支持,古典演藝行業得到大發展。所以伶人尊玄宗為祖師。

    五代時期的唐莊宗李存勖,更是自己上臺演戲,取藝名李天下。

    到了北宋,戲劇發展迎來第一個高峰。宋代不但勾欄酒樓中有戲臺,還有大量的專業戲樓、戲院。

    到了明清,民間戲班極盛。

    那個時期,中國民間還保留著春社和夏祭文化,春社夏祭,都會唱大戲。

    而現在這些習俗,主要被日本繼承,西南某些少數民族還有所保留。

    所以,演員其實非常古老,伶人和現代“明星藝人”相比,在文化內涵和歷史沉淀上絕不可等量齊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