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太好客了-《大夏伶仙》
第(2/3)頁
這種人雖然遠離政治中心,可人脈和關系,也不是一般領主可比的。
官小修為低,能量卻不小。
難怪錢四算盤一直巴結他。
“原來阿吉-納欽拉還是贊普舊臣,在下失敬了。”洛寧撫胸說道。
舊臣和侍從,當然不是一回事,可舊臣聽著就是讓納欽舒坦受用。
“客氣了。”納欽笑道,“哪里比得上你,如此年輕就是八品修士,資質一定很好,道途就像通往邏些的路,越走越寬。”
“聽說阿吉洛寧拉還是個戲師?在我們吐蕃,只有德才具備的喇嘛和貴人,才能當戲師。”
這就是大夏和吐蕃的區別了。
在大夏,戲子伶人雖然有才藝,卻是下九流。
可知吐蕃恰恰相反,吐蕃的伶人被尊稱為戲師,只有僧侶、巫師和‘桂家’出身的人,才有資格當戲師演戲。
吐蕃世俗社會,分為桂家和庸家兩大階層。桂家就是大小貴族,庸家是農奴和賤民。
庸家出身的人,沒有上臺演戲的資格,否則就是褻瀆。
吐蕃國把戲劇等同于‘傳法教化大業’,戲師如同經師,很受敬重。很多戲院就在寺廟。
納欽之所以對洛寧這么客氣,也是得知洛寧是戲師。
主客雙方說了幾句,喝了一杯酥油茶,納欽老爺就放下茶杯。
洛寧知道,戲肉到了。
“阿吉。”納欽的稱呼更親近了,“我有一件事,還請阿吉幫忙啊。”
來了!
阿吉,在吐蕃語中近乎夏語中的‘郎’,也近似鮮卑語的阿干、蒙古語的安達。但又不完全相同。
洛寧也放下茶杯,不卑不亢的說道:“在下只是無能的客人,若是真有什么能幫的上忙,那就是在下的榮幸。”
他的語氣,保持了距離。
鬼知道對方要自己幫什么忙。
但對方以領主之尊,主人之位,卻擺出這種低姿態,那事情一定不一般。
納欽開門見山的說道:“阿吉,今年是木鼠年(吐蕃歷),雪頓節格外盛大。到時整個順州,都要統一舉辦大戲。”
雪頓節是吐蕃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因為必須要演幾天大戲,又被稱為大戲節。
尤其是木鼠年的雪頓節(大戲節),最為隆重。
納欽繼續說道:“到時,整個順州的藍面戲班、白面戲班,都要參加大金鵬寺的雪頓節,登臺演戲,娛樂三寶。”
“順州節度使、節兒論、悉編等域本(地方官),還有大金鵬寺、艷尸寺、龍音寺的喇嘛,諸軍將領、領主頭人等,都要參加盛會。”
“每軍、每寺、每家領主,都要派一個代表戲班。原本我已請了一個白面戲班,答應我唱《諾桑王子》或《格薩爾王》,主角戲師也是一位八品修士。”
“可不知為何,那戲師成了一個沒有信義的人,她的承諾就像是善變女人的情話,風一吹就變了。”
“她不愿意代表納欽家出演,而是代表艷尸寺了。哼,艷尸寺的那些喇嘛…”
“在我們吐蕃,戲師主角都是修士,一時半會的,我哪里再去找一個當戲師的修士?”
“所以,我想請阿吉你,代表我納欽家,去大金鵬寺參演。不指望贏,不丟納欽家的臉皮就成!”
洛寧聽到這里,也是松了口氣。原來只是一場戲。
可是他眉頭一皺,露出為難之色,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