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年第三十五章-《似水年華靜靜過》
第(3/3)頁
房子,是一個人社會地位的象征,是一個人事業是否有成的衡量標尺,是朋友、同事、鄰居之間相互攀比的茶余飯后談資。那些在市中心或是一二線城市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的人,認識的人自然而然會用羨慕的眼光望著他。
房子雖然是給人住的??,它卻代表了你的絕大部分身家???。
房子是一筆抵御諸如破產、重疾等風險儲備金??。
房子與教育永遠也分不開???,從全世界來看,沒有哪個名校周邊的房子是不貴的。
房子看得見摸得著,雖然是一堆鋼筋混凝土,但它是有證書的,70年不變,紅本本攥手里很踏實。
家是我們永遠的根,走遍天涯海角,它始終在我們心中,始終是我們割舍不下的牽掛。家是溫馨的港灣,停泊我們漂泊的心,尤其是佳節來臨之時,強烈的思鄉之情從心底氤氳,家鄉的山山水水在親切的招喚我們。無數個明月懸窗的夜晚,家在腦海一遍遍回映,家是那張熟悉的柔軟的床,家是床頭桌上那盞柔和的臺燈……
自從父親走后,雅想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的思想越來越強烈。她害怕有一天父母都走了,再回到娘家,那時就不是家了,就找不出家的感覺了。所以說她要在娘家附近買一套房子,這樣既便父母去了,還會有一種象在娘家的感覺。這里的環境是她熟悉的環境,這里的親人都是她熟悉的人。
家是什么?在人的一生中,家似乎就是自己小時候生活成長的地方,所以人老了要葉落歸根。即便人老了,他也忘不掉自己小時候所生長的地方,那里有童年的夢,有歡樂,有蹦跳有嬉笑,那是一個遙遠的美好的夢啊,那里有親愛的父母兄弟姊妹。
想起它,那是怎樣一種親情怎樣一種溫暖哦,那種讓全身都有暖流在流動的感覺是多么奇妙。家如果被拆遷、搬遷,或者是換個地方,在幼兒和少年時代,只要與父母在一起,那就有一種濃濃的家的味道。有父母在,自己就永遠是父母眼里的孩子。自己還可以與父母說說心里話,那種隱藏心底的兒童所有的天性還可以釋放一下,還可以回味一下幼兒在母親面前撒嬌的滋味,不管父母是如何的老態龍鐘,也總會覺得自己還小,還年輕。
父親到老時,還是不服老的,他總是說時光太快了,怎么一下子就老了呢?父親40多歲的時候還說覺得自己是年輕人呢,只是看到雅姊妹們一個個長高長大,他才覺得自己老了。不服老也不行,尤其是到最后那幾年,因為多年生病,他步履蹣跚沉重,悲哀寫滿了他的臉龐。他因為多病總說不想活了,活著受罪,但是他心里還是對生充滿了渴望。你看他,養了滿院子的花,精心地喂著幾只鳥,精心的飼養貓狗,小小的院落被他整理得象小花園,香氣馥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