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年第四十八章-《似水年華靜靜過》
第(3/3)頁
其實那山腳下是隨山形迤邐的柏油馬路,馬路上車水馬龍,奔波著為生活忙碌的人們。緊壤馬路的是一條清清的河水,波光粼粼著人間天上,有時也有小舟泛于水面,江舟漁晚的圖景令人心上莫名激動。
只是憑欄是看不到這低于山巒樹木的圖景的。因為還有綠色叢林遮掩著它們,這便是映入眼簾的綠色波濤。這些樹木高低起伏,隨風起舞,象極了綠海波瀾,也象極了綠色山巒連綿。最近處的一排排樹是那樣筆直,已超過了五層樓高。當狂風暴雨來臨時,這些樹似乎變身腰肢柔軟的舞娘,在風中大力地旋轉,長袖長發(fā)揮舞,在風的呼嘯聲中排練戰(zhàn)歌。待風平浪靜時,它們整裝束發(fā)一臉靜穆。
在這綠色山巒的懷抱中,竟有一塊沒有綠蔭遮掩的空地,雅偶見有戴笠的人們鋤地,那是一片小菜園,地邊有樹枝編圍的柵欄。透過樹木掩遮的空隙,可以看到有一個小水塘,它是那樣平靜,在層層樹木的掩護下,它波瀾不驚地享受著歲月靜好。
俯瞰欄下,一個綠色的池塘在綠樹圍合中抒寫著日子的靜美。那婷婷玉立的荷花引起人美好的遐思,蜻蜓扇動薄如蟬翼的翅膀掠過水面,停足在美麗的荷花上,似在傾述思慕之情。
有魚兒躍出水面,激起層層漣漪,這幽美之地大概讓魚兒也要高躍而出看一眼世間繁華。
水美林茂青草叢叢,竟有人家日日趕了牛群來放牧。這牛群有牛爸牛媽牛孩子,熱熱鬧鬧十幾只,它們竟是每日走過村落,穿過馬路跋涉至此。半晌里,牛兒沉長的叫聲喚起人們頭腦里的田園風光,這圖景實在不可多得。
不知名的鳥兒鳴啾于叢林中,曾見有渾身雪白,長嘴細腿的鳥兒悠然踱步于水邊,曾見身著彩衣的雉雞草叢掠飛。
此時已是冬季,粼粼的河水升騰成霧氣匯入云端,干涸的水底變成了陸地的模樣,竟然有稀疏的青草蔓延。
去年過罷春節(jié)回來,為了解決總是剩菜剩飯的問題,雅買了臺小冰柜。可沒幾天,剩菜剩飯便裝不下了,于是便拋灑在樓下草叢中,希望鳥兒蟲兒老鼠能果腹,畢竟都是生靈。有這些食物,它們或許不至于為整日覓食而辛苦。
然而她卻發(fā)現(xiàn)草叢中多了幾只覓食的公雞母雞,可似乎沒見有什么人家住這里。
一日,雅竟然發(fā)現(xiàn)草叢中出現(xiàn)一塊塊白色黑色的東西。她心下甚是狐疑:難道誰把垃圾傾倒在這靜幽之地了?雅定晴細看,發(fā)現(xiàn)有些東西還會動。細細端詳它們,發(fā)現(xiàn)竟然是一群鴨子。野鴨嗎?這幽美之地竟引來了野野!雅心中不由激動。它們并不聒噪,似乎很有秩序。
池塘的遠端還積存些水,這些鴨子去喝水時竟一個接一個排著隊去。這些鴨子不休息時就在草叢中低頭覓食著什么,時不時張開翅膀抖動羽毛舒瀉愜意。傍晚時分,雅聽到有婦女的叫聲“來來來……”
這些鴨子竟然排著隊向叢林中走去。當大部分鴨子走后,還有五六只鴨子靜靜地臥在草叢中,似乎一點沒有要走的跡象。雅想:它們是不是晚上就住在這里?這時,她看見一只小鴨從水洼處張著翅膀飛快地跑過來。當它跑到大鴨身邊,這些鴨子才站起身,排著隊也向叢林中走去。動物原來也這般尊老愛幼,井然有序。
第二天,第三天,這些鴨子每天都把干涸的河底當樂園。雅奇怪那河底的草叢是何時長出來的,她更奇怪這群鴨子是從何處來的。這些鴨子對這叢林似乎并不陌生……
來這里已近兩年,雅從沒發(fā)現(xiàn)這叢林有人煙。當這群鴨子來后,雅的目光開始找尋小橋流水人家。是樹林盡頭的一棟灰色兩層小樓嗎?這戶人家選這里作為住地也是別具一格了。
在不遠處有一條車水馬龍的柏油路,過了柏油路是密集的村莊,一座座小樓相連,人們更喜歡群居一地,而不愿獨處一寬闊僻靜地帶。
幼年時常在外婆家。外婆家住在村莊的最西邊。房屋前是寬廣深長的果園,果園盡頭是小河。本是清幽之地,可姨媽們卻說一到晚上就害怕,連起夜都顫顫驚驚,風刮過樹梢的尖嘯如鬼魅嚎叫。于是,舅舅長大后就把房子建在了村中央。
這戶人家為何孤獨地住在一片林地的盡頭?難道喜歡清靜?是否也向往世外桃源?這片林地確實象個世外桃源。它并非處在深山老林里,近有人們住的樓房,遠有車水馬龍。這樣看來,這家人是如陶淵明般有桃源情結的人。在池塘沒干涸時,這群鴨子應是在叢林中的小池塘生活,那時它們應還不大。
雅平時也聽到有婦女叫著“來來來……”,她還以為是牛群的主人在叫牛群回家呢,卻原來是叫鴨群回家。
那群雞應也是這戶人家養(yǎng)的,那塊菜地應也是這戶人家開辟的……這戶人家可真是高瞻遠矚,眼光獨到。這塊幽美的林地確實是如世外桃源般美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