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這種裝扮,在冬日里的基輔滿大街都是,一點也不顯眼。 “是嗎?那只能說明他實在太過脆弱了。” 林澤豪沒有戴帽子,而是穿著一件毛呢大衣,圍著一條羊毛圍巾,腳上則是穿著特制的保暖靴。 這樣的裝扮既能做到保暖的同時,也不顯得太過臃腫。 雖然現在沒有下雪,但畢竟是基輔的冬天,穿少了是真不行。 看著眼前一望無際,光禿禿的大片土地,林澤豪有感而發,“我實在想不通,到底是怎樣‘聰明’的腦袋,才會想到在北極熊聯盟種植玉米呢?” “呃……” 這個問題,使得以隨機應變、思維敏捷著稱的克拉夫丘克,也變得一時語塞。 他支支吾吾半天,腦筋瘋狂轉動,將這輩子迄今為止汲取到的知識全都過了一遍,卻還是沒能說出一個字。 不是他語言匱乏,而是這件事情實在是不好說。 因為這個所謂的‘玉米政策’,是之前北極熊聯盟的一把手,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提出來的。 并且,這個當時轟轟烈烈的運動,最終以失敗告終。 一把手提出失敗改革這種事情,在美利堅這種國家可能就會成為段子,被競選對手或者民眾取樂嘲笑。 但在北極熊這種有些特殊的封建體制內,敢說上級的糗事,那是要掉腦袋的! 特別行動隊,內務委員會是做什么的?不就是對付自己人的嗎? 雖然以克拉夫丘克的地位,再加上現在有些特殊的時局,其實討論相關的問題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敏感。 但是,政治是講究派系的。 而戈爾巴喬夫是土生土長的二毛人,并且為二毛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克拉夫丘克也是二毛人,并且曾經受過戈爾巴喬夫的政治幫助。 再加上現在對方已經去世,他再說一些有的沒的,那就顯得有些不太好了。 “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事情,也不能都怪他……” “你知道的,我們這種體系,沒有競爭的黨派,唯一執政有優點,但同樣也有缺點。” “當下屬想要瞞你的時候,你是無論如何也察覺不到真相的……” 所謂的‘玉米運動’,起因其實不算復雜。 眾所周知,農業問題一直是北極熊聯盟戰后初期,國民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 尤其是近些年,北極熊大規模在國際上收購糧食,其國內的糧食已經根本就不夠民眾食用了。 雖然在官方的相關記錄之上,一直都是海晏河清,國富民強,糧庫里面的糧食都多到溢出來。 但,實際情況,只能說懂的人都懂。 有些跑題,再次回到當時的歷史背景。 由于長期執行“斯大林模式”,著重發展重工業,導致農業長期發展緩慢,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糧食產量甚至低于帝俄時期。 所以,在一九四九年,赫魯曉夫根據二毛農民傳統玉米種植經驗,采用“方形穴播法”,讓當地農民一次性擴種了兩百萬公頃玉米,結果大獲豐收。 如此一來,使得赫魯曉夫振奮不已,從此對玉米刮目相看。 而且,因為豐收的緣故,這也算成了他政績的一部分,更使得他對玉米的更是好到極致。 同年底,赫魯曉夫成功升職,成為核心書記處書記并且兼任莫斯科第一書記。 兩者疊加,使得他的權力極度膨脹,野心也開始跟著膨脹起來。 經過一番思前想后,赫魯曉夫再次想起了之前那個讓他立功的玉米。 所以,在與下屬們的一番商議過后,赫魯曉夫便打算大規模推廣種植玉米。 為此,他很是嚴謹的先在自家菜園進行了兩次相關試驗,結果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由此,在一九五三年,赫魯曉夫決定擴大試驗規模,在自家周邊的農莊播種玉米,使該農莊一下由“過去搞得糟糕至極的垃圾農場”成了“全國最先進和最贏利的農莊”,甚至沒有之一! 如此大獲成功的經歷,無可避免的沖昏了赫魯曉夫的頭腦,使他萌發了在北極熊聯盟全國推廣玉米種植的想法。 最開始的時候,這個念頭只是時不時的冒出來,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權力的膨脹,這個小小的念頭也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大,直到一發不可收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