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環球日不落帝國-《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第(2/3)頁
也許有人并不在意一個已經死掉的掌權者,更多的人會將注意力用在土耳其人新的大維齊爾身上。
但是,朱慈烺知道。
歷史雖然是人民群眾所創造的。但有的時候,歷史又是需要英雄人物去創造奇跡的。
柯普呂律就是那個創造了奧斯曼帝國復興奇跡的人。
現在,奇跡人物已經葬身魚腹,奧斯曼帝國的未來,也就此凋零。
很快,連鎖反應就來了。
威尼斯人不在執著于海面上的進攻,他們發起了陸地上的進去。
在原定時空上,威尼斯人本就奪取了土耳其的達爾馬提亞。在這個時空里,威尼斯人更進一步,兵鋒直指希臘。
尤其是因為有杜倫尼的加入,更讓威尼斯人所向披靡,無可阻擋。
見威尼斯人進展順利,沉寂已久的歐洲各國也動員了起來。
西班牙人迅速組織了意大利各個屬地的軍隊,開拔向了歐洲大陸,試圖光復希臘。
見馬德里的西班牙人動手,神圣羅馬帝國也不甘示弱。
費迪南四世迅速出動兵馬,他比起土耳其人動作更加方便。駐扎在貝爾格萊德的兵馬沖向希臘。
而此前聯絡好的希臘獨立軍也躍躍欲試,試圖光復這個曾經歐洲的文明中心。
……
短短不過數月的時間,當時間落到大明二八五年,西元1653年十一月的時候。
奧斯曼帝國已經一片混亂。
伊斯坦布爾忙于爭權奪利,既是顧不得繼續在克里特島上的戰爭,也是被在歐洲的變亂弄得焦頭爛額。
私底下,伊斯坦布爾已經低下了曾經高貴的頭顱,試圖與威尼斯達成和解。
但是,整個歐洲已經不再滿足于抵抗奧斯曼帝國這個強大的對手。
他們已經敏銳地嗅到了大廈將傾的味道。
費迪南四世的出兵只是一個開始,土耳其人的進攻更是奏鳴了進攻的高歌。
與此同時,埃及半島也傳來了一聲起義的炮響。
當地的馬穆魯克不再滿足于與奧斯曼蘇丹分享埃及的利益,他們看到了蘇伊士運河通航后驚人的利潤。而對這些利潤,伊斯坦布爾則要求全部拿走。而百姓們同樣對于奧斯曼帝國的政策苦不堪言。因為蘇伊士運河的修筑,奧斯曼帝國加大了各地刑法的要求,一時間,無數囚徒被關入大牢,隨后被送到了蘇伊士運河這里給中國人修筑運河。
而這其中,又以埃及人苦難最為劇烈。
一場轟轟烈烈的獨立迎來了開始。
從大明二八五年,西元一六五三年的十二月起,埃及不再接受伊斯坦布爾蘇丹的命令。
而這會兒,沉寂已久的薩菲王朝也聞到了時機的味道。他們同樣宣布進攻,巴格達危在旦夕。
與此同時,東北的方向也不安寧。
那個將默罕默德四世大罵而揚名的克里米亞汗這會兒雖然還沒到歷史上痛罵默罕默德四世的時候。但這會兒,他們也蠢蠢欲動。
在他們的背后,俄羅斯人也不甘示弱。
他們在遠東地區大受損傷,急需一個地方可以找補回來。
西面的波蘭與瑞典都太強大。東面的大明更不用說,讓他們滿頭是包,心有余悸。現在更是愁眉苦臉地面對整個西伯利亞地區都被大明帝國侵占的事實。
為此,自稱繼承了拜占庭帝國榮耀的俄羅斯人加入了這一場混戰。
他們迫切想要從富裕的奧斯曼帝國身上啃下來一大塊肉。
西北有歐洲天主教世界的聯軍進攻,希臘隱隱不保。西南的埃及叛亂獨立,東面的老對手薩非王朝再起兵戈,而東北面的俄羅斯人與克里米亞人更是在這樣的局面之中,也參合了進來。
烽煙涌起,四面楚歌。
面對這樣的條件,伊斯坦布爾慌了。
他們一開始怨恨大明的背叛。
如果不是大明選擇兩面下注,土耳其人并不會失敗。當然,這一點只是他們這么覺得如此。
但眼下看來,局面似乎變了個模樣。
他們開始覺得,是不是因為土耳其人太弱了,以至于大明放棄了他們。
不管如何,眼下的奧斯曼帝國已經失去了與大明討價還價的資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