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靈機洞府,殿內宴席,因那兩枚龍佩碎裂,再加上驟然響起的驚呼。 不止是陶潛,其余真傳以及臨近的靈寶弟子面上也都是露出了訝然之色,便是一向淡然的太玄真人許旬也同樣如此。 雖然諸人都不怎么在意凡俗世界所謂的權勢,長生天朝的當代皇族于他們而言,也都不算什么。 可驟聞“皇帝駕崩”,驚訝也屬正常。 畢竟,誰都知曉,在這個千年來未有的大變局中,皇帝忽然死了,這意味著什么? 席上另一位,同樣出身千年門閥的真傳弟子,瞧著陷入驚駭、悲傷的十三皇子和寶壽公主,不由嘆息道: “祖神禁法破碎,長生結界散去。” “有此一遭,也屬正常。” “只是凡俗世界恐是更要烽煙四起了,再加上這時局……大劫,大劫啊。” 他感嘆時,十三皇子和寶壽公主已是冷靜下來。 原本前者是打算要好生與陶潛攀談一番,最好能結交為好友。 現下自是無那時間,只得拉上皇妹,見禮后便要匆匆離去,連飲宴都來不及了。 不過在走之前,這皇子似想到什么,還是回身道了一句: “諸位師兄,還有陶師兄,日后若有閑暇去往凡俗世界,千萬記得來師弟的寧王府一住,讓師弟盡一盡地主之誼。” 眾人其實都瞧出他的想法目的,不過此時他父皇駕崩,也就無人說什么。 紛紛也是拱手,目送他離去。 陶潛也瞧著二人背影,感受著體內人道氣運的翻涌,一道道隱晦的信息跟著傳遞過來。 模糊,無序。 但表達的意思,卻與那位真傳師兄感嘆一致,只是側重點不一樣。 凡俗世界將大亂! 凡俗人族將陷水火! 陶潛所感,某種程度上算是一種無聲的催促。 …… 仙桃宴熱鬧非凡,但終究還是有結束散場之時。 不知不覺已至次日卯時,天色將亮未亮,正是最黯之時。 登仙島倒是仍舊燈火通明,處處皆掛著琉璃宮燈,映照著那氤氳香云,卻是凡俗世界不論如何也都瞧不著的仙家景致。 陶潛身為主人家,便在那云華仙山上,告別一位位各有風儀姿態的靈寶同門。 十七位真傳們留在最后,打算聯袂而走。 而在離去時,許旬師兄又特意留下一枚令牌信物,希望陶潛入世后遇上需幫忙之事,莫要客氣,只管來信。 盛情難卻,陶潛只得收下。 善后收拾之事,交由紗奴兒、鐘豆豆等人。 陶潛回轉靜室之中,盤坐下來,徑直入定。 第一要緊,是消化這宴會所得,他們一眾十八位真傳弟子飲宴,自然不可能只是享樂,喝幾口仙酒,吃幾顆仙桃就算。 十八人聚在一處,免不得分享些修行方面的經驗。 如此一來,陶潛又占了大便宜。 場中修行時日最短者必是他,便是把十三皇子、寶壽公主這類新入門的弟子拉進來比較,論及修行時日誰最短,首位依舊歸屬于陶潛。 天驕們的修行經驗,陶潛聽了個飽足。 雖說未必都能借鑒過來,但他自感是大有所得。 倒是他有些慚愧,緣由也好理解。 旁人,包括許旬、楊介等人在內,以為他陶大真人能在這么短時間內就度三災,晉入筑基,該是有些寶貴經驗,或者非凡技巧。 這些他陶潛,自是一個也無。 總不好與眾師兄弟說我陶大真人,靠的其實是異樣魂靈,一路豁免代價過來的吧? 左思右想,只好厚著臉皮。 假裝深沉喝了口仙酒,再慚愧一笑道: “我天賦尚可,只靠著勤修苦練,又兼遇了不少貴人,這才有僥幸拜入靈寶,筑得道基。” “說起來,竟多靠的是運氣,羞慚羞慚。” 眾真傳,以及旁聽的一眾弟子們見他這么說,也不好再說什么。 好在關鍵時刻,楊介師兄站出來替他挽尊一二。 “陶師弟太過謙虛了!” “旁人不知,我卻恰好知曉師弟在南粵的一番經歷際遇。” “在我楊介看來,陶師弟最值得稱道,亦是最該分享出來的,乃是你那一往無前,堅韌不可摧的道心。” “師弟彼時剛得了靈寶妙法,要度三災,第一災便遭拷問道心。” “那處地界喚作勞什子【香肉集】,一頭修食人經的豬魔領著群妖魔,開了個以人為食物,作玩物的集市,那豬魔非但是筑基境,更有鐵佛寺作靠山,集市中那成百上千的妖魔,背后也是各有依靠。” “而師弟,只煉氣境修士而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