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群經之首,萬法之宗。” 陶潛感受著塞滿自己腦海的一部本命經,瞧著這志述,不由感嘆道。 在真傳大會祖師傳法之前,陶潛其實也知曉幾部經冊,如酒肉師叔所修的極樂經,以及上清五老赤書玉訣妙經、靈寶洞真度世升仙經等等。 還有便是這《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在入宗前陶潛便知曉其名。 蓋因此經聲名極大,乃是靈寶道藏首卷,在修行界被諸多修士認定是無上超脫妙法。 某種意義上,也可說是九經之首。 陶潛也未想到,自己感應自身,牽動氣機勾引來投的,會是這一大冊。 一邊竭力消化著塞滿腦海的法門口訣,一邊陶潛繼續看向之前迸發過,但彼時無暇閱覽的那一道道志述: 【正在聆聽靈寶道音……悟蛻凡之理。】 【正在聆聽靈寶道音……悟洞玄之理。】 【正在聆聽靈寶道音……悟極樂之理。】 …… 【得賜一道先天靈寶神光……效用無窮,然神光自匿,時機未至,神光不現。】 便是習慣了自身特異的陶潛,此時也有些目不暇給。 同時,再次生出感嘆道:“怪不得,怪不得師尊寧愿拖著不授我法門,也要讓我參加真傳大會,得到祖師傳法。” 陶潛這般欣喜,自是有緣由的。 志述中那一句句道音,以及所謂的境界至理,雖然并不是說陶潛明悟后,就一定能踏足蛻凡、洞玄、極樂乃至于道化這些境界。 天底下自是不可能有這般便宜的事? 只是說,相比于靈寶山門內的普通弟子,以及修行界其余人而言。 聆聽過道音的陶潛,晉升的幾率會更大一絲,以及修行速度會更快一些。 通俗化解釋:祖師親授根本法,替你劃出重點,相當于是補課。 這般好處,誰能拒絕? 顯然其余十七位真傳,也都得了這些。 唯獨那一道【先天靈寶神光】,陶潛卻不知是否也是真傳皆有。 或者,獨獨他陶潛得了。 “只是不知曉那神光,究竟有何用?” “主動隱匿體內,我連找出來都做不到,還非要等到時機一至才肯出來……。” “好嘛,靈寶天尊也是個老謎語人了。” 就在這碧游宮前,陶潛心底不由自主吐槽一句。 很快他就反應過來,他又作死了? 連忙又在心底補道:“天尊在上,弟子您是知道的,向來最是尊您,無心之語,莫怪莫怪。” 顯然,靈寶天尊根本懶得理這面皮極厚的后輩弟子。 半響無動靜,陶潛也漸漸消化了此次傳法所得。 再次睜開眼眸時,竟有種恍如隔世之感。 他來不及看自己前方,與周遭他處,只捏了個安神道印,安撫著自己有些腫脹的神魂。 同時,心底又忍不住嘆道: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此大冊非比尋常,極是難修。” “卷首總綱后,還分了長生篇、敕神篇、神符篇、召靈篇等共計十三篇,六十二卷,足夠我修到老死了。” “也不知除我之外,還有誰得授此經?” “其余真傳,又都分別得了什么經冊功法?” 動念中,陶潛看向其余人。 十八位真傳,最晚醒來的正是他陶大真人。 此時他先是與大量靈寶弟子的艷羨目光對視在一起,而后才看見其余十七位真傳,個個都生了變化。 顯然,俱都得了大好處。 便是閻魔真人魏玄師兄,金烏仙子陸羲師姐這兩位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此時也是遏制不住面上笑意。 夸張些的,如修了昴日法相的黃真師兄,瞧他那喜悅模樣,只差顯出法相來上一回雄雞一唱。 又或是修了馬頭明王法相的馬元師兄,面上要故作威嚴,嘴角卻已悄然咧到耳根處去了。 雖說修行之人,該可控制心神情緒。 不過靈寶妙法想來是求一個隨心所欲,是以這般模樣,才是正常。 陶潛想了想,也咧著嘴笑了。 不過包括他在內,十八真傳也沒能笑多久。 因為多寶真君又一次指使那些道官們開始動作,吹笛撞鐘,打鼓品笙,只是與真傳大會時的悠揚不同。 這一次,碧游宮前氣氛變得極為肅穆,甚至有種哀樂之感。 陶潛初始怔了怔,但很快便知曉將要發生什么。 萬仙大會! 更準確的說,是絕爭。 陶潛入門時日雖然短暫,但關于“萬仙絕爭”的諸多隱秘,他幾乎都已知曉。 只是沒想到,真傳大會后,竟是無縫銜接上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