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舟上六人,哪個不是目力驚人,一眼便能看清楚那些草紙上歪歪扭扭的字。 初始時還好,并無變化。 尤其李奉仙與曲中元,更是瞧得津津有味。 可很快,他們便看出內(nèi)里分明寄托著大量怨力、魔念,若沉浸其中,必要出家為僧,隨后墮入魔道。 修為高絕的陶潛與云容,自是無礙。 只是兩人如今都皺著眉頭,目光從那些草紙上移開,而后落在那城池上方。 有一塊巨大鐵匾,上書:蒸佛城。 左右,則寫著一篇佛偈: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陶潛瞧得出來,那佛偈應是含山寺的高僧所寫,一字一字,皆蘊著佛理禪機,似乎是在勸誡某一人,要知曉生死寂滅的道理。 而某人是誰?也很快有了答案。 就見那城門上,赫然出現(xiàn)四個巨大無比的猩紅血字:狗屁不通! 看見這詭異又粗俗的回答,幾人都是愣了愣,蓋因這市井臟話中,竟也蘊著高深佛理。 不解時,高不宜卻又顯擺上了,只聽他道: “幾位莫要小瞧這四字,此乃魔佛寺高僧【尸毗羅漢】所書。”1 “據(jù)他乃是空蟬羅漢的師兄,魔佛寺一等一的強者,神通法力非比尋常,正是他憑空生造了此城,將含山寺共計百位高僧血肉剁碎,做成肉包子,喂給百姓吃了去。” “尸毗羅漢幾近得道,那四字自然也有奧妙。” “聽有個悟性高的小魔頭,瞻仰過后,悟出一篇《狗屁經(jīng)》來。” 他這話,自是為了吹噓尸毗羅漢。 哪料到李奉仙這狗妖,聽不出好歹,只聽出與狗相關。 他那腦子也簡單,與狗相關,就是與他相關,蠢蠢欲動就要顯了本相,去那城門底下,也瞻仰研究出一篇新的狗屁經(jīng)來。 幾人好不容易攔下,此時飛舟臨城,哭笑不得的高不宜取出牌符一晃。 輝芒閃爍,前方遮掩一切的禁法頓時開啟。 谷譒 同時,陶潛耳中也適時傳來袁公之言。 每當遇上老一輩的強人,都不需要陶潛主動問,袁公自動便答: “小子,此行若遇空蟬,你尚可應付。” “可如果尸毗也在,你便需小心再小心,切莫泄了一絲一毫的根腳。” “嗯?此羅漢與我?guī)熡谐穑俊? “倒也無仇,只是尸毗此人,一句大麻煩絕不為過。” “他是魔佛寺最有希望證得劫仙的禿驢之一,他那狀況倒是與多寶頗為相似,兩人都是故意壓制境界,死死卡在極樂圓滿不去證道,一旦被他們成了,用不了多少年歲就可成就劫仙,去域外尋那些邪神耍。”2 “這也是為何尋常道化境輕易不敢招惹多寶、尸毗的緣由,怕死罷了。” “另外后者還要更麻煩些,多寶喜歡躲在背后算計人,而尸毗則是相反,若被他盯上,他便會死纏著你,用盡各種方法弄死你,真正的神憎鬼厭。”3 “偏生尸毗法力的確高,正面廝殺的話,多寶也未必打得過他。” “多寶當年把空蟬當做是傻子玩弄,但卻從未坑過尸毗,想來也是怕他去蓬萊海癡纏堵門。”4 三言兩語,陶潛仿佛已見到了一位麻煩的羅漢魔僧。 心生忌憚并打定主意,見了這位絕不招惹。2 他動念時,飛舟已入城中。 剎那,與外界孤寂、空虛完全相反的景致入目。 滿城燈火,人聲鼎沸。 煙霞異彩,如見帝都。 各處都可見得妖魔鬼怪,旁門左道,亦或是其余修士,在這城中好似都做了民,穿梭來往,熱鬧非凡。 除此外,城中東西南三個方位,各有一座氣機磅礴的大陣,內(nèi)里輝芒涌動,將一應景象都遮掩了去。 不待幾人相問,高不宜又是悄然傳音,顯擺道: “莫要亂瞧,魔佛寺將此地借給我們高家,早先便布置好了須彌大禁。” “三大禁陣中,各有一支大軍,分別是我曾祖所掌【百魔軍】,以及高湛老祖的【玉魔軍】,和高緯老祖的【陽魔軍】。” “曾祖軍帳應是在東城,不過軍營重地,不好輕入。” “高某先帶幾位道友去那內(nèi)城,我高家麾下所有客卿供奉,此刻應都在那處。” “起來那里正有一好景,當初尸毗羅漢蒸殺含山百僧后,除卻此城外,還將那蒸籠也留下,聽聞那是個極神妙的器物,不若一起瞧瞧去。” 話間,高不宜操控飛舟,過得諸禁諸關,很快降臨內(nèi)城。 剛一靠近,陶潛已是感應到了大量強大氣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