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好……好徒兒。」 往日充滿智慧與強大的佛音,如今竟顯得很是虛弱。 仿若是那風中燭火,隨時要湮滅。 陶魔子意外聽得這佛音,本要說些什么,不過金蟬子似有些急,不待陶潛回應,那佛音繼續傳來,聽其含義,顯然算是「遺言」般的最后交代。 「好徒兒且聽好,為師先前非要收為你弟子,本是想著在搜神界內證悟【功德佛陀】,開一佛脈,也可順勢讓他一同證道,免得再去經歷劫數。」 「誰料這因果命數實在變換難測,為師雖舍了一身道行與累世功德,卻依舊要失敗,佛祖之位為師已是坐不得,更要轉世重修去,這原先允你的諸般好處,自然也將不作數。」 「畢竟師徒一場,轉世前,為師仍有些交代予你。」 「為師那《功德大寶經》你不必再修行,功德一道實難證大道矣,另外你那歡喜之道最好也及時轉修,小道爾,即便能令你踏足道化境,也不過是土雞瓦狗。」 「你既出身秘魔宗,不若就繼續佛魔雙修,那【功德金箍】你可留著,可助你在魔宗內不失本心,不損你那顆「先天佛心」。」 「今日一別,你我師徒若要再見,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 金蟬子這一番言語,可謂真誠。 哪怕是陶魔子聽了也不由沉默,心頭嘆道:「這圣僧,倒是真個將我當成弟子看待了,差點害本魔子生出一丁點愧疚來。」 原以為圣僧說完,就意味著已經轉世重修去了,正要歸還佛心,斷開呼喚。 可就在這一刻,最后一道隱秘佛音傳來: 「靈山此行,既是要度搜神殘界,也是為了借此界之力,救濟大淵中所有由諸天佛教庇護的世界。」 「功德佛陀成不得無關緊要,之后將有另一尊佛祖出世。」 「你莫摻和,旁觀即可不沾因果,為師去也。」 這一回,金蟬子是真個轉世去了。 那一炷充盈搜神界天地的【旃檀功德佛香】,登時變得稀薄了一些,顯然已開始有燃盡的跡象。 不過此時,陶魔子注意力全不在這邊。 因金蟬子那最后佛音,陶潛腦海中已開始翻江倒海。 借搜神殘界,救濟其他諸天佛界? 另一尊佛祖? 雖仍舊不知真相秘辛如何,但僅憑借這幾句話,陶魔子心頭便有了一種極其不妙的猜測。 腦海中,又是轟鳴大罵起來: 「天殺的靈山禿驢們,不會是想借用這搜神殘界,讓那【慈垢佛祖】復生過來吧?」 「敢情是功德佛證不成,就換一尊慈垢佛,左右都不虧是吧。」 「有這么救濟蒼生的么?」 「這可比我們魔頭還不要臉。」 陶魔子這頭大罵,另外一邊陶潛本尊以及奮力趕來的佛子身,也都感應到了這些。 頓時,三人皆是面露無奈之色。 果然! 諸天佛教不愧是能稱霸大淵源海的無上道脈,既然要謀劃一界,怎可能被輕易就破壞了去。 盡管陶潛在暗中已做得極好,挑撥離間成功將元始宗都拖下水。 怎奈何禿驢們,比想象中更加貪婪,手段也更加詭異驚悚。 陶魔子如今再如何去觀瞧感知以及猜測,都無法知曉真相究竟如何,只得將希望寄托在自家「演天蟲」身上。 好蟲兒也的確不負期望,隨著秘術施放解了其束縛。 這一只連【吞天蟾】都吃不得的天道蟲豸,徹底展現出兇暴一面。 毫無永無止境,肉眼見不得的蟲絲,從唐國開始,繼而是周國、宋國、明國、蜀國……不論大小,不論統御該國的勢力有那么強橫,是先天神魔,還是諸天道脈,都攔不住演天蟲的蠶食。 一炷香后,仿佛是某個時機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