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最后一個問題-《帝國霸主》
第(2/3)頁
“如果他們完不成要求中的產量,那就處死最后100人!再找補充!”這可是他冥思苦想出來的壓榨勞動力的辦法,聽起來還是很有效率的。
至少他用上了很有時代感的末端淘汰制:“同時,動員5萬名黨員,進入戰時動員體制進行加班生產!給與加班費……”
“用5萬德國工人的產能,要求勞動營工廠的產能!對比起來執行!”來自后世的李樂,深知有競爭才能有效率的關鍵,給出了自己的決定。
同時也算是給出了自己對猶太人或者說種族觀念的態度:你們不是說日耳曼民族強大么?好的,證明給我看!
“貝恩的事情讓我明白了一件事情。”李樂看著希姆萊,緩緩開口說道:“日耳曼人里也有該死的混蛋!那我就想到了,該死的猶太人里面,會不會有一些對國家有用的人呢?”
“當然沒有!他們都是該死的蛀蟲,都應該被隔離,被看管起來一直到死!”希姆萊趕緊接了這么一句。
戈林冷笑了一聲,沒有繼續說話。他的副手,就是一個有猶太血統的將領,甚至過幾天,這個人還要晉升成帝國元帥……
讓他跟著參合什么猶太人的事情,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吃飽了沒事兒陪著玩一玩還行,誰會真的為了這個和元首較真?
“那就試一試!把規則發下去!我要生產更多的武器裝備,彈藥和炮彈!我要把英國,淹沒在戰斗的海洋之中!”李樂揮舞起了拳頭,高聲的叫喊道。
聽到了戰斗機的海洋的時候,戈林立刻跟著抬起了胳膊,表達了自己支持的態度:“元首萬歲!”
就在剛才,李樂給了他一份有關空軍飛機生產的數量指標,雖然借了一大筆款子,可戈林還是對元首這種發展空軍一往無前的精神給感動了。
在這份文件里,李樂希望能夠將ME-109戰斗機的產量擴大1倍,同時采購1500架以上的FW-190,這兩項指標加起來,差不多讓德國的戰斗機數量翻了一倍。
同時,元首還命令改裝ME-110雙發戰斗機,讓其擁有掛載炸彈做攻擊機的能力。
如果算上飛行員發展培養計劃,還有ME-110夜間戰斗機改裝計劃,還有更復雜的雷達研發以及新式飛機的后續開發計劃。
戈林這半個月的時間里,拿到的東西比39年之前他一年拿到的東西還多。
他一直在爭什么?爭的是空軍這塊蛋糕,不被傳統的陸軍和海軍瓜分,爭的是一個獨立強大的兵種的控制權。
現在,元首顯然更愿意他的空軍獨立的存在下去,并且愿意壯大德國的空軍部隊,壯大到從前他都不敢想象的地步。
既然盤子大了,蛋糕多了,那戈林也就理所當然的變得隨和起來。
都說不見兔子不撒鷹,現在戈林這只老鷹見到了元首丟出來的兔子,自然也就樂意給元首一定的支持了。
首先就是在猶太工人方面,戈林成了支持元首的人。他的戰斗機需要人來維護和生產,而他才不關心生產這些飛機的人是不是無恥的猶太人。
另一個妥協的事情,讓海軍統帥雷德爾心情舒暢——戈林終于讓出了齊柏林號航空母艦的指揮權,現在這艘德國的航母又開始了建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