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新的豹式坦克-《帝國霸主》
第(3/3)頁
精于機械的德國設計師們,用驚人的速度完成了坦克的初步設計,讓李樂震驚的是,他們甚至沒有提出過技術難點……
比如說德國人喜愛的,一直到死都沒有放棄的前置變速器的結構,竟然立刻就對李樂降低車體高度的要求讓步,變成了整體后置的經典結構。
事實證明,如果不是因為元首還有一些個別設計者的推波助瀾,德國設計師取舍的態度也非常端正。
至少,沒有出現那種后世拿來當成笑料的,用56噸的坦克去扛一門88毫米口徑大炮的極端設計。
很快,克虜伯公司拿出來的設計,就被立刻選中,成了德國6號戰車的備選方案。
固執的克虜伯設計師們,沒有打算放棄他們投入在虎式坦克上的心血。
在改進并且取消了交錯式負重輪之后,減了肥的虎式坦克被他們用5號坦克精選方案的方式復活了。
不過李樂更希望這種48噸重的重型坦克,用來充當德國未來的主戰坦克來使用,所以提高了一些要求之后,推到了6號坦克工程上。
而在MAN公司的底盤設計的基礎上,采用一個箱式炮塔的設計,就被暫定成了5號坦克。
箱式炮塔為焊接結構,正面采用了更穩妥一些的防盾設計,所以和現代主戰坦克的炮塔外觀區別還是非常明顯的。
畢竟當時開發不出來火炮穩定系統,也做不到行車條件下的開火射擊——所以防盾的缺點,還沒有那么突出。
更確切的形容一下這輛新的豹式坦克的外觀,就是一輛略高一些的T-59坦克底盤,配上了一個略大一些的豹式坦克的炮塔。
新的坦克搭載的是88毫米口徑火炮,差不多就是虎式坦克原本開發的那門炮彈和高射炮通用的大炮。
這樣的妥協設計明顯帶有時代的局限性,并不是李樂要的最好的設計結果——可是這畢竟是目前能拿出來的,最強大的終極坦克了!
與最經典的T-34坦克相比較,德國的新式5號坦克,在行動機構上同樣簡單,便于生產……
發動機和變速箱都后置,同樣更接近現代坦克設計,更符合作戰需求——但是使用汽油機,安全性方面略差但是機動性半斤八兩。
裝甲防御上勝出,畢竟重量還有正面裝甲防護上都有較大的提高,5噸的重量可不是白多出來的。
火力方面更是差距巨大,德國88毫米大炮的穿甲能力那是歷史檢驗過的——到了二戰后期那都是足夠用的殺器。
而T-34的那門76口徑的火炮,很快就因為威力不足,被迫改成了T-34/85坦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