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中東亂局-《帝國霸主》
第(1/3)頁
蒙哥馬利最近正在郁悶之中,他面對的問題實在太棘手了,以至于讓他有些舉棋不定。
問題來自中東地區的防務,還有巴爾干半島上的戰爭。他作為現如今唯一一個能夠支援到巴爾干地區的戰區指揮官,實在不敢確定自己應該怎樣應對。
如果他增援巴爾干地區,就意味著他只能削弱中東戰區的兵力,這等于是置中東油田于險地。
可是如果他不增援巴爾干,那里的局勢最終就會崩壞,讓巴爾干地區變成德國人的地盤。
英國徹底失去空襲羅馬尼亞的前進基地,同時也徹底被趕出了歐洲大陸。
上面兩個選擇,都不是那么盡善盡美,所以蒙哥馬利心中最支持的方案,就是從巴爾干撤軍。
假設真的可以從巴爾干地區撤退,就能夠撤出4萬有戰斗經驗的部隊,加強中東地區的防御。
這樣做就等于說是加強了中東地區的兵力,還縮短了需要駐守的防線——等于說是一舉兩得。
只不過這樣做,就等于說是出賣了希臘還有南斯拉夫,也等于說是放棄了巴爾干地區。
丘吉爾不贊成放棄巴爾干,在丘吉爾看來,那里是第三帝國的軟肋,可以從那里輕易的擊敗第三帝國!
要是巴爾干還在英國手中,從那里起飛的轟炸機,就可能飛到羅馬尼亞上空,襲擊軸心國寶貴的石油資源。
另一方面,撤退就失去了希臘這樣的盟友,也同樣失去了那斯拉夫這個搖擺不定的中立區域,這都是英國現如今的巨大損失。
而且,從巴爾干撤退,代表著又一次慘痛的失敗,丘吉爾已經受夠了這樣的失敗。
“首相先生不允許從巴爾干撤退,說撤退是承認自己的失敗?!弊谧约旱膸づ窭?,蒙哥馬利說話的時候滿臉都是無奈。
“不能按照最合理的方案來指揮調動部隊,那還要我這個指揮官來做什么?”無奈的表象下面,是更多的懊惱。
蒙哥馬利知道,如果再這樣揮霍時間,隆美爾進攻的時候,他連準備工作都做不好。
作為一名前線指揮官,他計劃出來的最好方案,竟然被后方給否決了,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坐在他一旁的原第8集團軍指揮官奧金萊克冷笑了一聲,開口說道:“你現在知道,什么都知道卻什么都不能做的心情了?”
奧金萊克在真實的歷史上,也是一個比較冤的人物。他在北非艱苦作戰,卻沒有贏得人們應有的尊敬。
真實的歷史之中,是奧金萊克在阿拉曼阻止了隆美爾的進攻,將北非戰線穩定下來,并且擬定了后來的反擊計劃。
只是因為丘吉爾嫌棄他的行動太慢,不愿意立即反擊,才用蒙哥馬利更換了這個可憐的將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