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機械的轟鳴-《帝國霸主》
第(2/3)頁
引擎的轟鳴聲,在封閉的空間里顯得單調(diào)。不過隨著飛機的速度增加,轉(zhuǎn)動往復的零件制造出來的聲音,也在明顯的發(fā)生著變化。
德國機械那種完美的運動,最終構(gòu)成的聲音曲線,是一種讓人愉悅的聽覺享受。
發(fā)動機線性的轟鳴聲逐漸開始拉高,然后涌動出更加澎湃的力量,讓人分泌出更多的腎上腺素,這是男人獨有的浪漫。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對著f1賽場上轟鳴而過的賽車高舉起雙臂,因為男人對機械原始力量帶來沖擊的敏感程度,有的時候甚至比一個火辣的美女還要來的強烈一些。
不得不承認的是,德國工人對于機械的把控和掌握,以及源自他們內(nèi)心深處靈魂承載的對機械運動的癡迷,絕對是恐怖的力量。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德國汽車就是比日本汽車造的好,賣的貴!原因就在于德國機械能夠反饋給使用者的那種無法超越的體驗。
舉個例子,單純在汽車的底盤調(diào)教,與發(fā)動機變速箱的配合上,德國汽車在時速100公里甚至120公里的時候,傳遞給駕駛者的感覺是:我可以再快一些。
而同一時速下,日本汽車傳遞給駕駛者的感覺是:請您小心駕駛,我快要到極限了!
正是因為在機械上無法超越,或者說無法真正做到有感受的超越,日本汽車才走上了另外的一條道路:舒適、性價比、低油耗、模糊輕巧的駕馭感受……
從日常的角度上來看,居家使用可能兩者之間的差距并不巨大,有的時候更多的人甚至喜歡日本汽車多上一些。
可從機械帶給人的那種駕馭感和對人類自身力量的延伸感覺上,日本汽車實際上是規(guī)避了與德國汽車的正面較量的原因也很簡單,對不起,較量不過……
當奔馳和寶馬汽車也用上高檔沙發(fā),追求起舒適之后,面對德國的奔馳s600還有寶馬7系,日本汽車剩下的唯一賣點,也就只有廉價一個詞匯了是不是猛然間想起了國產(chǎn)車的無奈心情?
所以,當摒除了那些花哨的附加值之后,在戰(zhàn)爭中單純比拼機械的實際性能的時候,德國機械的強大之處,就被體現(xiàn)的淋淋盡致了。
現(xiàn)如今最好的柴油機汽油機動力解決方案,依舊還是在歐洲,依舊還是在德國,而日本能做的,無非就是把省油二字延續(xù)下去罷了。
在布雷斯特外海的上空,進入到了俯沖階段的f-190b戰(zhàn)斗機帶給駕駛員海因茨?巴爾的,就是這種來自機械的美妙感覺。
他就喜歡這種刺激,喜歡發(fā)動機帶給他的那種可以擁有無限可能的感覺。當他駕駛著飛機沖向目標的時候,他感覺到了對方無路可逃的那種絕望。
“別跑……別跑……我來了……我……來……了。”緩慢的嘀咕著,海因茨?巴爾將自己的機頭對準了選定的目標。
駕駛艙前面的透明瞄準器上,刻度已經(jīng)壓在了對方戰(zhàn)斗機的機身之上,巴爾一點點的接近著自己的獵物,耐心的等待著自己的機會。
對方渾然不知危險的來臨,還在噴吐著火舌進攻。巴爾已經(jīng)把距離拉近到足夠他開火的地步,然后他又讓飛機更近了一些。
擊落過11架飛機的巴爾,已經(jīng)摸索出了很多的習慣。他喜歡在一個很接近的距離上開火,這樣可以節(jié)約彈藥,讓他可以在天空中飛的更久一些。
二戰(zhàn)的時代,制約戰(zhàn)斗機滯空時間的,除了油箱里的油料之外,彈藥也是致命的問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