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比較-《帝國霸主》
第(2/3)頁
是的,就是這么讓人絕望——盡管德國潛艇王牌們拼命的攻擊,可英國的海上運輸船,依舊在越大越多……
但是現在,德國8月份擊沉的運輸船,因為有李樂這個穿越者提供的情報,就超過了建造速度。
到了9月,這個數字因為慣性的原因,依舊在增加之中。德國潛艇在戰爭前期就做到了連續兩個月削減敵人運輸船數量的戰斗目標。
很快,10月到來,英國好不容易重新安排了航線和時刻表,阻止了德國潛艇的進一步肆虐。
可10月的時候,因為德國在利比亞發現油田的影響,德國潛艇數量達到了歷史上同期的二倍,所以英國運輸船的損失并沒有下降。
結果,事情到了11月,德國艦隊在11月中旬開始參戰,大西洋上的損失立刻成倍的提高。
因為要躲避德國水面艦艇的襲擊,運輸船隊的航線還有時刻進一步被打亂。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德國潛艇的收獲大大增加。
要知道,戰場上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運算。在提防對手越來越多的攻擊手段的同時,顧此失彼就會讓損失成倍的提高。
結果這短短的半個月時間里,英國運輸船損失成倍的提高,加上上半月潛艇數量更多的功勞——德國擊沉了400艘英國船只。
是的,400艘!這樣的損失,即便是放在美國工業產能火力全開的年代,也絕對是一個短時間內無法彌補的數量了。
更何況,這才只是1940年,美國的工業產能還沒有完全轉型,甚至連是否參戰,國會里的那幫老爺們,還都沒有想好呢。
這樣巨大的損失,完全交給英國自己去消化……加上蘇伊士運河丟失帶來的航程問題,英國高層現在的感覺那叫一個酸爽。
丘吉爾曾經在私下里對自己的手下們炫耀,自豪的說“在印度流干最后一滴血之前,大英帝國就是不敗的。”
可現在,印度沒有流干鮮血,可那些鮮血卻運不回英國本土了。印度現在對于大英帝國來說非常遙遠,遙遠到要繞過整個非洲……
“這種時候,指望德國人上當,不是一個好主意。”外交部門的官員無奈的開口,接著丘吉爾的話頭說了起來。
讓漢密爾頓公爵找德國人耍猴子,這種計策已經用了兩次了——現在德國人謹慎一些,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反應。
原本類似的外交欺詐,代表著的就是國家信用。這種事情幾十年時間里玩一次都嫌多,并不是什么好選擇。
也幸虧英國方面并不是徹底的欺詐,還能用談不攏敷衍一下。如果是徹頭徹尾的出賣國家信用,那即便是贏了戰爭,也要丟掉信譽的。
國家層面上的信譽,可要比某些人想象中的重要的多。英國用多久樹立了自己歐洲調解人的信用呢?用了整整130年左右,從這里就能看出,國家信用的重要性了。
“是啊,尤其是在德國間諜,依舊存在于我們高層之中的現在。德國人只要隨便問問,他們就能得到真相。”英國秘密保安局的局長搖了搖頭,開口頹然的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