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部隊換裝-《帝國霸主》
第(1/3)頁
只有真正當過兵的人,才能理解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究竟是一句多么正確的短語。
同樣是二十年沒有打過戰爭,德國國防軍能夠在1939年橫掃波蘭,然后在1940年干掉法國,全靠著自己訓練有素的10萬國防軍骨架。
西克特給希特勒留下的家底從未被世人熟知,所以人們總是津津樂道著1940年德國軍隊大殺四方,卻很少有人了解過1920年的時候魏瑪共和國的臥薪嘗膽。
戰爭從來不是一個人發動的,也不是少數幾個惡貫滿盈的魔頭策劃的。它是一個時代孕育出來的,更不可能歸罪于每一個人。
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幾個國家之間勾心斗角,沒有把戰爭打透徹,又怎么會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要不是美國奉行孤立主義政策,還對納粹與日本軍國主義姑息容忍,養虎為患,可能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不會輕易的爆發并且擴大。
這個時候整個東線的德軍士兵都在操練,而魏特曼所在的裝甲營,可以算得上是德國訓練的最精銳的一支新式坦克部隊了。
本來的計劃是讓他們裝甲營到巴爾干地區去作戰一下積累經驗的,可是因為列車緊張,以及第12集團軍開戰計劃提前,魏特曼的車組最終沒有出現在巴爾干地區。
胳膊靠在敞篷桶車的車門上,魏特曼隨著汽車的顛簸微微的搖晃。波蘭的道路還算不錯,可遺憾的是裝甲部隊的防區附近,沒有太平整的地方。
遠遠的還能看到剛剛運到附近的4號坦克,在過去的時候這些新式裝備可以說是坦克部隊翹首以盼的驚喜。
可是現在,隨著豹式坦克的服役,只有二線的裝甲部隊,才會優先裝備這種正處于淘汰邊緣的坦克。
實際上,老版本的4號坦克在做工上是要比豹式坦克更好一些的。可是主要新更能上的差距,讓豹式坦克更受坦克兵們的歡迎。
“4號短管?”看著遠處停放在森林邊緣的4號坦克,對火炮非常敏感的卡爾?韋格納皺著眉頭低聲嘀咕了道。
按照元首的作戰命令,一個月前德國現在基本上已經停產了75毫米口徑短管炮4號坦克的生產。
所以現在看到的短管4號坦克,八成是從更精銳的坦克部隊那邊淘汰下來的二手貨。
在李樂的建議下,陸軍方面正在給最主力的坦克部隊換裝新式的豹式坦克——這在之前的裝備更新計劃內,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原本德軍的新式武器,往往是要優先供給到新組建的部隊里去的。這種不知道是好是壞的習慣,一直在戰爭中延續。
換句話說,有些精銳的坦克車組,長時間都被迫使用著他們早先裝備的3號或者4號坦克,即便是更新,也都是兩種坦克的改進型。
而更先進的豹式還有虎式坦克,往往都裝備給了新成立的獨立坦克營,或者黨衛軍部隊。
這樣安排的好處是,老部隊可以保持對武器的熟悉延續,而新部隊接受新武器的培訓,也能更快的掌握自己的武器裝備。
可隨著戰爭的發展,武器裝備的不斷更新還有進步,國防軍精銳部隊遲遲得不到新式武器的弊端,就逐漸體現了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