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沃爾半島-《帝國霸主》
第(2/3)頁
李樂這是獅子大開口,盡管法國最后肯定會在這方面做出妥協,拿出一定的好處分潤一下,可絕對不會有這么多。
最后可能也就是幾艘老舊的戰艦,或者是百十門大炮能夠落到德軍手中——可是蚊子腿也是肉啊,白來的好處自然是越多越好不是么?
拋開這邊敲詐法國的事情不提,單說另一邊停止進攻的隆美爾的非洲軍團。
實際上隆美爾無法繼續向北進攻,沖向土耳其的主要原因是補給,另一個次要原因就是,再往北就是法國殖民地了。
這些殖民地之前可都是觀望狀態中的不明勢力,現在卻因為害怕他的兵威,主動投靠過來成了“盟友”。
也正因為如此,隆美爾沒有了繼續進攻的空間,也沒有了繼續進攻的理由。他只能停在加沙等待海上的補給,然后看著遼闊的地中海發呆。
潰敗的英國中東地區部隊現在和軸心國的非洲軍團中間隔了一片廣袤的沙漠。所以現在雙方都不能進攻,因為這樣做完全是在浪費資源。
于是北非戰場暫時恢復到了平靜之中,隆美爾也只能在加沙過起了賦閑的日子,這只狡猾的沙漠之狐,似乎被整個戰爭遺忘掉了。
當然,有些人似乎被戰爭遺忘掉了,而戰爭本身是不會停止下來的。占領了澤西島之后,海峽群島成為了德國占領區,嚴格意義上來講,這里成了第三帝國的領土。
為了阻止德軍完全占領海峽群島,英國不得不連夜將2000名士兵送上根西島,也就是海峽群島內的第二大島嶼。
這一舉動讓該小島上的守軍增加到了4000人,并且有10輛坦克以及各種炮兵的支援。
之所以能夠運輸大量的物資到這個島嶼上,因為這個島嶼上有一個小港口,名字倒是起得不錯,叫做圣彼得港。
一方面是英軍擔心取得了根西島之后,德軍會在英國防線松懈的本土西南部沃爾半島南側登陸,一方面是因為國內的輿論壓力讓他們不得不做這樣的決定。
丟失本土的一個島嶼,這個問題盡管對于戰爭本身的影響并不巨大,可在民眾們眼中看來,象征意義遠大于這場戰斗的實際意義。
在平民們看來,英國本土已經遭到了攻擊,現在敵人已經占領了一部分本土島嶼,守軍無能無力!
這本身聽起來就很影響士氣,所以英國高層認為不能再隨意的丟失任何領土了。也出于對沃爾半島的安全的擔憂,他們加強了根西島的防御。
領土面積并不巨大的島嶼,島嶼上的居民可能都沒有駐軍多。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想要登陸根西島,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海峽群島是英國西南角修長的沃爾半島的天然屏障,只要海峽群島存在,那么登陸沃爾半島就只能繞很大的圈子,所以沃爾半島附近的英國防御體系,是非常薄弱的。
德國開始進攻海峽群島,這給了英國一個非常嚴重的迷惑信號:德國人已經知道了英國的防御弱點,準備在沃爾半島登陸了!
“我們之間絕對有叛徒!絕對有內奸!影子一直沒有被鏟除,它又開始給德國人送情報了!”首相的辦公室內,丘吉爾看著地圖咬牙切齒的對手下們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