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大炮-《帝國霸主》
第(1/3)頁
李樂,或者說第三帝國手里現階段威力最大的遠距離支援型武器,就是在1936年開始服役的著名的列車炮,可以說是德國最強大也最實用的一款列車炮了。
列車炮誕生于更早的時候,把鐵路和重型的火炮結合起來,賦予火炮無與倫比的機動性,曾經讓列車炮成為戰爭的寵兒。
包括著名的巴黎大炮在內,世界上誕生的最著名的列車炮,幾乎都產自于德國。而在眾多的列車炮之中,K5列車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實際上,這種列車炮充分的考慮到了支援火力的及時性和射程,也兼顧了火炮本身的機動性和通用性,是難得的優秀武器裝備。
比起更有名的古斯塔夫巨炮來,這種更實用的火炮無論是在射擊準備過程上,還是在單位時間的炮彈投送總量上,都要更勝一籌。
而在1940年,著名的古斯塔夫巨炮現在還在生產制造過程之中,按照李樂的打算,他也不打算建造這樣一門夸張的800毫米世界第一巨炮了。
手里的K5實用又方便,強大的射程也要比古斯塔夫那樣自虐的裝備強了不止一點。
所以,李樂加快了K5的建造速度,暫停了可憐的古斯塔夫巨炮。而建造K5的最終目的,實際上就是要在登陸英國的時候,作為秘密武器,支援登陸部隊作戰的。
現在,這種秘密武器真的發揮效力了——整整7門K5列車炮,加上兩門早先的K12列車炮,構成了一個擁有9門重炮的列車炮發射陣地。
就在英國海灘上兩軍發生隘口爭奪的苦戰的時候,這9門火炮的發射陣地上,士兵們正在忙碌著清理自己的炮管,準備著下一次的發射。
和每個小時最多打一發炮彈的古斯塔夫列車炮比較起來,K5列車炮的射速高達每小時八發。
這個速度的開火頻率,就基本上可以勝任支援火力的身份了。而古斯塔夫更多的時候,只是以要塞爆破專家的身份出場,并不參與支援前線部隊作戰的任務。
可是,當擁有50公里射程的K5列車炮出現在只有35公里寬的多佛爾附近的英吉利海峽的時候,這種射程可以橫跨海峽的重炮,就是李樂對付英國防御陣地的殺手锏了。
即便調動再多的俯沖轟炸機,也無法做到一個小時之內向某一個狹小的區域內空投上百發炸彈。
可是擁有了K5和K12的支援,攻擊密度明顯就提高了一個檔次。李樂從未打算靠精度取勝,他靠的是覆蓋密度!
9門大炮,一小時可以向某一地區發射70枚以上的炮彈,加上轟炸機的炸彈,攻擊一個隘口絕對綽綽有余了。
而在火炮發射的鐵軌上,德國的炮兵正在將一枚283毫米口徑的炮彈,小心翼翼的推進炮膛之內。
就在發射裝藥被推進燃燒室之后,巨大的尾部炮閂被閉合起來,然后整個大炮的炮管按照原來的角度開始緩緩的揚起。
“轟!”如同煙囪一樣直指天際的炮管最高處,噴出了一股耀眼的火焰,隨著巨大的后座力,整個列車炮的炮管急速的頓挫。
然后氣浪在炮口翻滾蒸騰,在機械裝置的互相配合下,整門大炮緩緩的開始恢復到開火的時候所處的位置上。
捂著耳朵的炮兵們依舊被震耳欲聾的聲響折磨的難受無比,這些巨大的家伙可不是一起開火的,而是在附近有先有后的攻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