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3日軍的勝利-《帝國霸主》
第(2/3)頁
依舊還是老調重彈,依舊還是博取同情的那一套:日本是被迫才開始進攻的,都是“支那”軍隊陰險狡詐。
可惜的是,帶著元首命令的比埃爾根本不吃這一套,雖然在干涉遠東地區問題上有所妥協,但是該要的價錢卻一分都不肯少。
比如說,德國希望日本提供30萬噸的橡膠原材料,而且要保證這些原材料可以盡快運往德國控制區。
東條英機一邊討價還價,一邊盡可能的用物資來換取政治上德國的妥協。
他不希望德國插手遠東事務,所以更愿意用錢還有其他的東西來解決問題。
而且,日本在劃定雙方勢力范圍這類談判的時候,表現出了對印度地區還有外興安嶺等地區的野心。
“40噸黃金!如果貴國始終堅持用黃金來支付的話,我們至少要40噸的黃金!”比埃爾最后退讓道。
這個退讓東條英機還算滿意,加上橡膠還有其他方面的物資,德國這一次從日本拿走了價值連城的物資還有財物。
而德國向日本轉讓的各種技術里面,可能最值錢的,也就是4號坦克這種德國陸軍依舊在生產的武器裝備了。
至于說雷達,還有飛機,其實都是馬上要淘汰的東西了。德國自己正在量產鴉式噴氣戰斗機,早就看不上潛力不大的ME-109型戰斗機了……
只不過可惜的是,德國方面似乎沒有辦法插手到亞洲事務之中來,日本不愿意給德國開這個口子。
在來這里之前,德國高層就已經非常清楚,日本是不會輕易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退讓的。
李樂這個德國元首給比埃爾下達的命令,是盡可能的用干涉遠東事務做籌碼,來為德國撈取更大的好處。
所以,在比埃爾作為特使來日本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準備,敲詐日本一大筆錢,用來發展本國的工業了。
果然一切都按照德國高層的預計進行著: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理虧,同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占到了便宜,日本寧愿多給錢,也不愿意提遠東事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