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自尋死路-《帝國霸主》
第(2/3)頁
“日本人是不是瘋了?我為了能在未來有挑戰美國的資格,在這里苦心經營瘋狂的發展!”李樂指了指桌面上,那些來自帝國各處的生產匯報表格抱怨道。
然后他又看了看被召回來開會的施佩爾,赫斯以及海德里希等人:“我這邊積累了這么雄厚的產能和資源,都嫌自己準備的不夠充分,他們倒是狂妄,打算用一半的力量就干掉美國!”
知道美國恐怖的李樂,非常清楚的知道,別說日本用一半的力量,就算日本用盡全力,他如果袖手旁觀,美國都必然會戰勝日本。
現在他壓抑著自己靈魂之中的不情愿,幫助日本打壓美國,太平洋戰場上的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結果呢,結果日本竟然為了防備德國,或者說貪心不足,打起了獨吞亞洲的主意。
“我的元首,日軍在太平洋上的勝利,似乎已經無法被美國逆轉了……這個時候他們把注意力挪走,也是合情合理的。”最高統帥部的參謀長凱特爾從軍事的角度上開口分析道。
看了一眼凱特爾,李樂覺得他自己的這個參謀長,在國家力量的宏觀分析上,還是有歷史局限性的。
總體戰或者說綜合國力在這個時代還沒有流行起來,德國的傳統貴族軍事家們依舊認為,戰場上的勝利,就是戰場上的勝利而已。
“凱特爾元帥!你還是沒有明白過來,你損失了一輛坦克,殲滅了敵人的四輛坦克,這在戰場上來看,是你的勝利。”李樂對凱特爾說道:“但是如果同一時間里,敵人能制造10輛坦克,你卻只能生產1輛坦克,那敵人也就越打越多,你也就輸掉了這場戰爭!”
生產速度比損失速度快,那戰爭就可以轉敗為勝。這個說法施佩爾聽元首強調過,其他人也或多或少聽過一些類似的論調。
聽到元首這么說,凱特爾閉上了自己的嘴巴——他作為參謀長,元首的心腹,自然沒有理由去反駁挑釁元首的威嚴。
而且,他也知道,蘇聯就是憑借著強大的動員能力,還有簡單的生產工藝,支撐到了現在的。
蘇德戰爭開始的時候,德國情報部門判斷蘇軍大約有500萬正規軍。只要殲滅了這個數量的蘇軍,蘇聯就只能投降。
可是戰爭打到了今天,在北部和中部地區,以及莫斯科附近,德軍已經累計殲滅了蘇軍600萬以上的部隊,而正面的蘇軍似乎還有500萬的規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