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5要看日本-《帝國霸主》
第(1/3)頁
事情似乎進展的異常的順利——甚至許多元首準備的后手,都沒有用上,三軍的話事人就都同意了這個制度改革。
其實這一次元首開大會,把施佩爾這個得意門生都叫來的原因,就是想用軍事生產方面的先進事跡,來說服軍方。
在工業生產組織方面,施佩爾的才能已經完全展現出來了。他讓帝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提高了一倍都不止。
工人們利用多出的一天休息時間,來老帶新傳授知識擴大工人隊伍的事情,已經做了大半年了。
在這大半年的時間里,德國自己生產出了100萬女工,可以從事各種各樣的工業生產,為德國節約了大量的人力。
使用女工和童工,還有老年工人返聘之后,德國工廠的負責人們發現,很多工種甚至只有女人或者孩子干,效率才是最高的。
一系列的分配之下,德國的失業率已經降低到世界最低的水平。甚至一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零失業率的奇景。
夜校還有周末培訓機構教育出來的童工還有女工,甚至沒畢業就有工廠搶著要人。
新興的紡織廠等女工居多的工廠,甚至出現了用工難的問題。軍隊也接收了30萬女兵,從事秘書調度還有后方警戒工作。
這些女兵負責看押女子勞動營,也負責對空警戒,安全檢查還有部分大城市內的糾察巡邏。
女警也出現在了柏林街頭,配槍巡邏的女警察也成了這個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正因為工業和民事部門對老帶新這個模式的熟悉,元首才動了讓施佩爾講解這方面好處的心思。
可誰成想,海軍和空軍都很順其自然的接受了元首的命令,甚至連頑固的陸軍都沒有搪塞的意思。
海軍方面自不必說,原有的海軍部隊所有人,現如今都已經成了培訓講師還有艦艇上的骨干,手下帶著三五十學徒,已然是元首希望的模樣了。
空軍方面雖然英雄主義濃烈,但是成軍較晚,體制還沒有僵化,所以動員變革起來,也相對容易一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