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九章 七千大章-《長生從全真開始》
第(2/3)頁
“天涯哥哥你得意思是,寧兒是主動入魔的?”
小龍女疑惑問道。
“對。”
徐天涯點了點頭,嘆了一聲,卻也沒有皆是太多。
說到這,徐天涯不禁想到在陰冥之地時,那方天地對自己的侵蝕和魔性對寧兒的侵蝕,兩者之間,并沒有什么差別。
思緒流轉,徐天涯又緩緩說道:
“有鎮魂羅盤存在,魔性的存在,就基本上不可能形成自我意識了,只要寧兒自己愿意蘇醒,魔性,或許也算得上一場機緣!”
“就沒有辦法讓寧兒蘇醒嘛?”
黃蓉心疼的看著昏迷的徐寧,有些焦灼問道。
“沒辦法。”
徐天涯搖了搖頭,若是神魂編織的心神幻境,那大可直接侵入,強行喚醒也無妨,無非是讓神魂受創而已,不會有太大問題。
但他識海中的那個沉淪幻境,乃是他心靈意志之力編織而成,意志如鋼心通明,又豈是他人可以侵入的,強行侵入,只會讓這最后一抹意志靈光熄滅,徹底讓魔性占據所有。
到那時,血脈猶在,但他已經完完全全是另外一個人了,不,另外一個魔了!
言語之間,徐天涯亦是將一顆壽元丹,塞進了徐寧嘴中,助其煉化之后,徐天涯似是想到了什么一般,沉吟片刻,卻是突然看向了黃蓉與小龍女緩緩說道:“我有一法,倒是有幾絲可能讓寧兒早一些蘇醒。”
“不過,事先說好,你們兩個切不可心軟!”
當黃蓉與小龍女問及是何辦法之時,徐天涯卻是搖頭不語,他心神微動,一艘飛舟便出現在了雪原之上,隨后將徐寧與那銅棺放入飛舟之中,也沒再解釋什么,便領著黃蓉與小龍女踏上了飛舟。
當登上飛舟,徐天涯才在黃蓉的再三追問之下,將所謂的辦法說出。
將徐寧的執念為突破口,畢竟,不管是魔性,還是那懦弱到不敢面對現實的唯自我意識靈光,執念皆是郭襄。
將銅棺拿走,將徐寧封禁!
從剛才的情況就可看出,魔性會爆發,甚至,爆發的魔性,會為了奪回銅棺而不惜一切代價。
但在鎮魂擴散的護佑下,識海中僅存的意識靈光,卻能安然無恙,當任由魔性爆發,極致瘋狂,卻改變不了絲毫之后,徐寧再不愿面對現實,冥冥之中的執念應該也會有所觸動……
緩緩將自己的想法說出后,徐天涯也沒了心思再說什么,獨自一人行至船頭,望著飛掠掠過的云海群山,雙眸也不禁有些出神。
就在此時,沉寂許久的銅鏡,卻突然又有了異動,只不過此時,徐天涯也實在沒心情去理會什么,怔怔的望著,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許久許久,直到再歸終南山,徐天涯才有了動作,操縱著飛舟降落水榭峰,正欲有所動作之時,天地間,數道遁光亦是飛射而來,落在了水榭峰下。
“蓉兒,放開陣法禁制,讓師傅他們進來吧。”
徐天涯掃了一眼,緩緩說了一句。
話音落下,禁制洞開,不過片刻,數道遁光便出現在了水榭閣之前,遁光散去,馬鈺丘處機及尹志平幾人,亦是顯露出了身形。
“師傅,師叔……”
徐天涯朝馬鈺幾人拱了拱手,又看向尹志平道了一聲師弟。
若在以往,這么多年未見,又是閉關而出,再次相見,基本上都是討論武藝修為,但此時,魔氣森森,誰又會有心思討論這些東西。
“哎,是我們這些老家伙沒看好寧兒,當初蓉兒去尋寧兒之時,我們這些老家伙就應該一同前去的,不然也不會出現后面這些事情……”
“這哪里怪得到師傅師叔你們!”
徐天涯搖了搖頭,眼神之中不禁閃過一絲苦澀:“養不教,父之過,是我這些年沉迷武學,忽視了寧兒的成長!”
說完,徐天涯忍不住嘆了一口氣,想要說些什么,這一時之間,竟不知從何說起!
很多事情,都是心照不宣,見徐天涯這模樣,馬鈺幾人也是連忙轉開了話題,問及寧兒的情況。
當聽完徐天涯所想的處理方法之時,又與徐天涯討論一會后,確定了實施方案,眾人便一起出手起來。
集眾人之力,耗費了不過大半天時間,便將一切都布置好,那瘋狂的嘶吼聲,亦是驟然響起,隆隆的轟擊聲,同樣是綿綿不絕。
但哪怕放在修仙界,也足以鎮壓上古大魔的鎮魔紋,又豈是徐寧能夠轟破的。
銅棺被放置在水榭閣中,距離封禁徐寧之地,直線距離不過百米,但咫尺卻是天涯,任其如何嘶吼,瘋狂,也感知不到絲毫,更別說日夜相伴了。
“走吧,何時他清醒了,只要徹底化去魔性,鎮魔紋對他就不會有任何效果……”
徐天涯深深的望了一眼洞窟之中的徐寧,嘆了一聲便往水榭峰而去。
見狀,黃蓉與小龍女也不得不收回眼神,跟隨著徐天涯而去。
洞窟之中,靈紋閃爍,嘶吼依舊,肉掌已滿是血漬,他依舊不知疲倦的轟擊著,但閃爍的陣紋,任憑他如何轟擊,甚至連一絲波動都沒有產生。
……
京都,皇宮,乾坤殿。
大明立國近百載春秋,這座名為乾坤的宮殿,早是帝國名副其實的權利中心。
早在太祖皇帝立國登基之后,雖說朝廷大事,表面上雖是在皇極殿議事且決定,但絕大部分事物,都是在乾坤殿做出決定之后,再于朝堂之上走過場而已。
如今雖說太祖皇帝早已退隱幕后,二皇子聶戰監國理政多年,但朝堂上下,誰都知道,帝國真正的權利中心,并不是在二皇子所居的養心殿,還是在那座太祖居住的乾坤殿中。
手掌乾坤,一言而決!
而關于二皇子所居之養心殿,在朝堂之中,倒是流傳著一則趣聞,相傳當年太祖皇帝決意退隱,閉關修煉,最終在諸多皇子之中挑選出了二皇子戰監國理政。
皇子監國,自然不可能在皇宮之外理事辦公,太祖皇帝便下令將乾清宮賜予二皇子戰,作為監國理政之地。
但二皇子卻是上書請求,請求將乾清之名改為養心,意為養心養德,靜心靜神,暗中表明心意,太祖準,乾清改名養心,二皇子監國數十載,兢兢業業,直至如今。
養心殿中,有數人佇立,二皇子聶戰高居首位,殿中左右各坐數人,皆是多年心腹之臣,有靖夜司副司主,也有京軍將領,更有朝堂大臣。
“太子殿下,近來傳聞若是真的,那可是千載難逢之良機,殿下您定要早做準備!”
“是吧,此等良機,切莫讓其他皇子他們搶得頭籌了。”
“此事皆得看父皇心意,這消息傳出,恐怕只是父皇用來試探的,若是輕舉妄動,恐怕會惹得父皇不喜。”
聶戰沉吟片刻,搖了搖頭,又道:“爾等的心意本宮清楚,但此事確實不宜妄動……”
見到聶鎮如此決然,殿中眾人也只得無奈沉默。
“爾等退下吧,此事本宮再想一下,過幾日再與眾卿商議。”
當眾臣退去,聶戰的目光,也不禁轉向桌案上的一枚玉簡,玉簡中的消息很簡單,乃是父皇大宴群臣之際,透露的一個想法,父皇要設立退休制度,文武官員皆設任職年限,到年限便退休,退休后仍為朝堂預備文武官員,受朝廷管轄,發放俸祿。
此舉自然為了使朝堂推陳革新,加入新鮮血液,畢竟,如今武道盛行,入先天壽命便有兩百余載,修為越高,壽命便越長,如此情況之下,朝堂上下,已經很少見過新面孔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