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六百五十三章 雷罰曜目-《長生從散修開始》


    第(2/3)頁

    虛空陡然裂開,卻是有雜素覬覦呂仲,想要奪肉身為己用。

    從虛界中涌出的雜素數(shù)量之多,堪稱遮天蔽日一般,可在隨手彈出的一道雷沼面前,卻只有煙消云散下場。

    漫天光雨落下,是一縷縷的金色天元。

    受此補益,呂仲氣機(jī)更盛。

    到了這時候,天空中已開始有烏云凝聚,起初不過里許,但只不過是呼吸間,就已經(jīng)突破千里,并仍在繼續(xù)蔓延著。

    陰風(fēng)驟起,整片沙原俱都陰沉一片。

    唯有中央處,那法壇上身影,體表靈光一陣更盛一陣。

    遠(yuǎn)遠(yuǎn)望去,好似風(fēng)中殘燭。

    「轟隆!」

    伴隨第一聲雷響。

    無數(shù)雷蛇驟現(xiàn),它們勾連天地,形成一道道雷柱,肆意在本就殘破的沙原上狂舞著,毀滅沿途所經(jīng)過一切。

    此般是天劫氣息的泄漏所致。

    呂仲這時候,已緩緩睜開了雙眸,內(nèi)里有銀灰紫三色跳動,眼底盡都是堅定之色。

    頭頂,不知何時垂下一漩渦。

    自萬丈高空而下,像是極力掙脫束縛的群魔,又似溺水者抓向救命稻草的無力手臂。

    一聲霹靂!

    漩渦中雷光一閃,就是一粗大電弧落下。

    劫雷臨身,呂仲不避也不懼,任由其噼落在身上,縱使是皮開肉綻,也不見有半點皺眉。

    仿佛催化劑,彌漫全身的恐怖劫雷,經(jīng)由肉身的一重重弱化,最終傳遞到了他的識海之中,以天地之偉力,再一次對

    那雷印重塑,變化一改先前化簡為繁,最后只余一道雷光。

    隱約之間,可見無數(shù)雷紋縈繞,彰顯其不凡。

    轟隆隆!

    雷鳴聲自呂仲體內(nèi)傳出,瞬間驅(qū)散體表劫雷。

    毀滅盡頭是生機(jī),先前還在摧殘他身體的雷電,如今反倒成了靈藥,煥發(fā)出無盡生機(jī),將破損處一一修復(fù)。

    可還未等修復(fù)完畢。

    下一刻,一股無形的力量匯聚。

    原本垂下的云氣漩渦,瞬間就反彈至天上,并且立刻擴(kuò)散開來,形成一道更大的劫云漩渦,無數(shù)灰白雷蛇游走于其間,沖霄貫日,縱使萬里之外亦受波及。

    密密麻麻的雷球,因此而驟然成型。

    不止于此,在漫天雷球成型之后,雷云中忽有強(qiáng)大氣息凝成,一股可以碾壓一切的恐怖威壓,同時在云層中醞釀。

    雷球這時終于落下。

    「起!」

    呂仲早有準(zhǔn)備,一桿陣旗沖天。

    伴隨著這一動作,清微玄禁大陣轟然作響,一道道光柱凝聚成型,鑲嵌在其表面的靈石,瞬間化作飛灰飄散。

    一層層光障,就這般成型。

    雷球隨之碰撞!

    ......

    此時此刻,哪怕是身距百萬里之地,也能清晰感受到遠(yuǎn)處雷劫的驚人動靜,看清那毀天滅地的沖擊場面。

    再遠(yuǎn)些,柱梁船城上空。

    眾修環(huán)繞中間,方山宗主玉蟬一臉驚意,久久合不攏嘴。

    遠(yuǎn)方到底是何人在渡劫?

    縱使是遠(yuǎn)如羅浮,亦有不少修士感應(yīng)到。

    玉京天上,猶還虛弱的素心,不自覺抓緊了裙擺。

    ......

    一桿雷矛貫地!

    經(jīng)雷球消耗,清微玄禁大陣本就力竭,如今又遭云中貫出這千丈雷矛穿刺,頓時所有陣旗陣基,連帶著諸般壓陣用靈寶,都在這瞬間炸作了漫天的光屑。

    雷矛聲勢未減少,繼續(xù)轟落而下。

    「這又如何?」

    呂仲一手托天,掌心有銀灰二光匯聚。

    轟!

    以他所處之地為中心。

    地面好似成了豆腐,被巨力向下一凹,緊接著無數(shù)地火噴涌,一方圓數(shù)千里,不見底深淵就這樣形成。

    嘩啦啦!

    雷矛終究無法穿透時空壁障,開始崩裂粉碎。

    呂仲這時體表,早已經(jīng)是靈光璀璨,見此卻是劍指一點眉間,那里瞬間有雷光浮現(xiàn),飛出落到雷矛之上。

    卻是膽大包天,要趁此機(jī)會一窺雷罰之秘。

    此般舉動,頓叫劫云震怒。

    轟隆隆雷響炸裂,雷矛轟然爆開。

    呂仲面色一沉,不見他有任何動作,任由傾瀉的雷電轟在身上,接著忽然臉上泛起一抹古怪,從漫漫劫雷中攝出一道雷光,并將之納入到眉心之處,頓時喜笑顏開。

    只見他口中傳出一聲低吟,接著十指連掐法訣,頭頂靈光一閃,頓時浮現(xiàn)一雷光之眼。

    卻是呂仲成功窺得雷罰隱秘,并將外掛的「雷道法則」與因樓法目相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