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曹萬川顯然一時間無法理解江烽所言包含的道理,怔忡良久方才道“那為何太宗、玄宗時代卻又無此禍患?” “太宗、玄宗時代,兩晉及和五胡亂華帶來的大混戰,導致人口大量減少,租庸調制尚能推行,國家可有大量土地可供授田,但后期人口日增,授田不足,加之連口分田亦開始自由買賣,土地皆被豪門望族所占,能夠新墾的土地大多居于山林大澤之間,道路不通,瘴癘橫行,渺無人煙,誰愿意去那里?國家無田可授,租庸調制自然瓦解,農民大多淪為豪強佃農,尋常年份倒還可以勉強糊口,一旦遇上水旱天災,佃農無以為生,只有淪為流民進而蛻變成盜匪,黃巢之亂便因此而起。” 江烽隨口道來。 作為歷史系畢業的學生,這些早已被歷史學家們分析歸納為最普通的道理對于他來說自然毫無新意,但是聽在曹萬川耳中卻是振聾發聵! 雖然此前曹萬川就知曉江烽在斥候隊中算是個人物,但是能夠如此透徹精辟的分析出蟻賊起事根本原因,而不是像官方所說的刁民鬧事那般敷衍而過,這如何不讓曹萬川感到震驚,望向江烽的目光也一下子變了許多。 “二郎,照你這么說,這個死結豈不是始終無法化解?”思索良久曹萬川才吶吶道,此時曹萬川對于江烽高深的學識已然有了一種莫名的敬畏。 “有,怎么沒有?戰爭是最好的解決方式,戰爭帶來的死亡可以大量減少人口,而勝負變幻可以顛覆那些傳統的豪門望族,讓包括土地在內的一切財富可以重新分配外戰可以開拓疆土,獲得更多可供開墾的土地,滿足人們的需要,使得新的制度得以延續,當一切歸于原點時,一切又會發生,周而復始。” 江烽信口說道,這種理論聽起來也有些道理,而且似乎歷朝歷代的衰亡也在證明這一原理的真理性,至于生產力發展,將農民從土地解放出來轉化為工業階級,江烽就沒敢亂說了,估計說出來也沒有人理解。 晚上繼續,求支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