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遠慮,近憂-《烽皇》
第(1/3)頁
“子躍,你把問題考慮太簡單了,蟻賊這一去,粗一看,似乎我們已經擺脫了危險,但實際上,我們現在才是內憂外患齊至,恐怕不比蟻賊圍城輕松啊,甚至可能更危險。”
江烽的話讓張越吃了一驚之后也是沉下心來思考。
他也是在斥候隊干過的,思路并不狹窄,只是到了牙軍之后,對這方面反而就沒有那么敏感了,現在江烽有意要啟迪他,他自然要凝神思索。
“二郎,你是擔心城里這些人起別樣心思?”張越不笨,立即就想到了一些什么。
江烽苦笑,“不是他們起別樣心思,而是袁家勢必要拿回固始。”
張越沒有說話,他還沒有想過來,也知道江烽還有后續話語。
“當初袁氏初進光州,必須要清理一些人來酬謝為他們袁氏一族提供鼎力支持的蔡州和南陳州的閥族豪紳們,這么些年來,袁氏從蔡州一地北上爭奪陳州,從朱氏手中虎口拔牙奪下南陳州,固然有淮北時家支持,但是蔡州各閥族為其提供了大量的子弟、資材支持,南陳州只轄三縣,且州治也不再袁氏控制下,且隨時在朱氏大軍威脅之下,所得不多,那么這一次南下光州,當然要給這些蔡州閥族一個交代了,所以才不得已用了惡法,攆走了大批光州原有士紳望族,否則何來土地、山林、湖沼、商鋪、宅院以謝這些蔡州閥族?不這樣做,日后誰還愿意為袁氏一族提供支持?”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哪怕是在這個以武技稱雄實力稱霸的時空中,依然如此。
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門閥就無法稱之為門閥。
沒有田產山林,你哪來糧食養士卒?沒有商業生意,你哪來資金籌措軍資,打造武器甲胄?沒有資金支持,你族中子弟如何可以衣食無憂的學文習武,長大成才?而沒有一批屬于自己的充足人才儲備支持,無論是在軍事力量還是政務管理上,你又何以統馭一方?
像袁氏一族之所以能夠從蔡州一地崛起,除了袁氏一族自身人才輩出外,背后也還有諸如郾城趙氏、新蔡薛家以及新近納入袁氏門閥旗下的南陳州項城何氏等地方門閥的支持,趙千山、趙錦瑜皆是出自郾城趙氏一族,而飛騎尉薛檀則是新蔡薛家子弟,新近擔任光州刺史府錄事參軍的何沖就是出自南陳州項城何氏一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