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jié) 輕呂女郎-《烽皇》
第(2/3)頁
讓江烽感興趣的是對方腰際的那一柄劍。
這柄劍和尋常劍不一樣。
這個時代的劍一般說來分為短劍、長劍、重劍。
最常見的是長劍,這是標(biāo)準(zhǔn)武將佩劍或者游俠用劍,主要用于單人防身或者近戰(zhàn)。
短劍則是用于近身格斗,有一寸短一寸險之說。
而重劍又稱巨劍,劍葉寬,劍脊面多,劍刃也開鋒,但長于劈砍,乃是域外重甲步兵常用武器,在西域常見,因?yàn)橹型林丶撞奖僖姡栽谔拼郧爸型敛⒉欢嘁姟?
但從貞觀到開元再到天寶年間,大唐與西域、大食和波斯往來日多,胡人來中土巨著生活者甚眾,這種巨劍也開始在中土流行,尤其是一些身材魁偉體格強(qiáng)悍者,更喜歡此類武器。
女子身上這柄劍既非尋常長劍,也不是重劍,也不類一般的短劍,從斜插在腰帶處的外形來看,劍刃似乎略帶弧形,更像一柄短刀,但是弧度卻又不像刀那樣明顯。
如果江烽見識更廣博一些,也許知道,這是輕呂,或者說徑路刃,一種源于商周時代,現(xiàn)在已經(jīng)極為少見的古劍。
女人高大頎長的身材讓楚齊和陳實(shí)都是震了一震,大概也很是驚訝有這樣身材的女子,不過手中的狹鋒斬馬刀卻仍然保持著隨時出手的姿勢。
袁無畏拂曉刺殺虞侯那一戰(zhàn)他們雖然未曾參與,但是也知道那一戰(zhàn)的兇險程度,虞侯擔(dān)任和兩位指揮大人三人大戰(zhàn)袁無畏仍然是個個帶傷,而且還連帶著四名親衛(wèi)甲士折損,由此可見這等高手的危險程度。
或許是覺得自己偷聽了江烽一行人談話有些失禮,又或者覺得深夜里帶著帷帽有些不合時宜,走出來的女子相當(dāng)瀟灑的把帷帽取了下來,然后拱手一禮:“抱歉,叨擾了。”
“客氣,萍水相逢也是緣。”江烽也是抱拳一禮。
雖然已經(jīng)知曉對方的女子身份,但是摘下帷帽的女子還是讓江烽心里微微一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