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兄,我覺得節度使大人恐怕不會這么短視,蔡州和淮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尤其是在面對大梁這個最大敵人面前,我們攜手都還不夠,還需要拉上大晉和泰寧軍,他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良久袁無畏才吐出一口粗氣道。 “節度使大人那邊也許沒啥,可淮北下邊這些人呢?”袁無為嘴角浮起一抹哂笑,“那些家伙我們不是沒有打過交道,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他們值得信賴么?” “三兄,若是我們始終抱著這種心態,恐怕情況就會更糟糕。”袁無畏搖頭,“淮北諸將中雖然有短視之輩,但是我相信也是少數人,而且節度使大人對我們蔡州還是相當支持的,從目前的態勢來看,今后我們蔡州一段時間的情勢恐怕會相當嚴峻,我們對淮北的仰仗會更大,所以在這上邊我們更需要小心應對,不能流露出我們對淮北的不滿之意,不僅僅是你我,也包括其他人,尤其是文榆、文槐、文柏、文極他們。” 袁無畏的提醒讓袁無為心中也是暗自一震,不得不承認老七在大局觀和觀察力上有獨到之處。 袁無為知道同為袁氏三駒,但是袁無畏的地位有些尷尬。 論在外的名聲以及風采和履歷遠不及自己那么耀眼,武道修為更不用說,而論年齡,他比老十九長幾歲,但是在武道天賦和進境上不如老十九,加之老十九又是家主嫡子,所以家族中對夾在自己和老十九之間的老七一直有意無意的輕忽了。 再加上自己歷來和老十九親善,老十九性格本來就有些莽撞自負,所以對老七的言語態度中一直不怎么尊敬,所以老七對自己和老十九一直是保持著一種有些疏淡的距離。 但袁無為卻清楚,老七或許在武道修為上不及自己和老十九,但在謀略和眼界上卻遠勝于老十九,與自己比也不遑多讓,而且老七性格素來隱忍沉穩且不乏果決,堪當大任,只是處于自己立場,自己卻很難和他達到親密無間的地步。 “老七你說得是,我們眼下的形勢不太好,更需要在這方面小心。”袁無為點點頭,“今日局面不佳,你覺得我們眼下當如何?” 袁無畏有些警覺,今日敗勢已現,但如何來處置應對這個局面,卻讓人進退兩難,這不是自己能插上話的,他更不愿意去當什么替罪羊。 搖搖頭,袁無畏面色平靜:“這就要看三兄的意見了,要打,我們也還能打下去,今日折損雖然不小,但真正喪失戰斗力的也不過兩軍四五千人罷了,而固始軍情況恐怕更糟糕,明日他們還能登城的有多少?更何況三處缺口也不是那么容易修復的,刀盾車只能當得一時,只要把投石車推上去,轟開砸爛不是難事。” “你的意思是明日我們繼續攻城?”袁無為似乎是在征求袁無畏的意見。 “不,我說了,這要看三兄的意見,打下去,固始肯定能拿下來,但我們的損失恐怕不會小,大梁對我們的戰事會持續多久不好確定,每一個老卒都是寶貴的,用在固始這座小城上是否劃算,還得要三兄自己斟酌。” 袁無畏極其圓滑的只是提供一些選項和建議,卻半點不肯表露自己的態度,這讓袁無為也很無奈,老七對自己的成見頗深,要化解兩人之間的嫌隙溝壑非一日之功了。 但袁無畏的意見卻相當中肯。 大梁和蔡州這一戰會打到什么程度,不好說,泰寧軍和晉軍會不會加入進來,如果會加入進來,介入度會有多深,這些都直接關乎蔡州生死存亡,這也就要求蔡州需要做好情況最壞的打算。 這其實也是在暗示自己恐怕要在考慮下一步的戰事準備。 袁無畏陷入了沉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