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四十二節(jié) 檢地-《烽皇》


    第(2/3)頁

    見譚正被自己的話給嚇得面色蒼白,陳固心中也是稍稍一松。

    若是能挑起殷城士紳的強烈反對,這其中就還有可待商榷余地。

    陳固就不相信江烽真的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真的要對固始殷城兩縣士紳大族下狠手,縱然現(xiàn)在蔡州袁氏已去,但是畢竟光州還是在袁氏統(tǒng)治之下,若是江家子真的要這般妄為,陳氏還真不如拱手迎袁氏入城更好。

    譚正也非沒有見識之人,只是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讓他有些手足無措。

    之前他只是知曉了固始軍擊退了蔡州軍,這大大出乎殷城方面所有人的意料,原本托庇于鄂黃杜家,沒想到鄂黃杜家因為安州被南陽進攻,慌慌忙忙退軍走了。

    惶恐中殷城還在等待蔡州來人接管,沒想到霸氣若斯的蔡州軍居然敗給了原本不值一提的固始軍,現(xiàn)在固始軍強勢入駐,接管了殷城的統(tǒng)治權(quán)。

    譚家本來就因為之前對固始軍的冷淡而惶惶不安,現(xiàn)在驟然聽到江氏要行檢地之策,這簡直就是要挖士紳們的根。

    所謂檢地,就是要對各地現(xiàn)有土地進行核實。

    自太宗以來,推行均田制,各地土地除士紳私田之外,絕大部分為國家所有的公田,但隨著中唐之后兼并之風(fēng)大盛,大量土地從公田被改籍為私田,大批農(nóng)戶得不到授田,不得不淪為佃戶、莊客,同時原有的永業(yè)田也被士紳豪族購買卻不移戶,使得租稅仍然落在原有農(nóng)戶頭上,最終迫使大批農(nóng)戶流亡,這也成為流民的最大來源,所以這種授田制度基本上在各地被廢置。

    但隨著黃巢之亂后,又有現(xiàn)在的蟻賊之亂,各地士紳豪門也受到?jīng)_擊,亦有一些藩閥為緩解水旱天災(zāi)和無敵流民帶來的壓力而實施檢地之法,也就是對各地進行檢地,清查以前被非法改籍和買賣中未曾移戶的土地,以及后來新墾之田卻又未上報官府以避租稅之田,收歸國有,再行實施分配。

    檢地,實際上就是要檢三類地。

    第一類,新墾未報之田,按照規(guī)制,新墾之田三年不納租稅,這百十年來未報不納稅之田何其多?固始地處平原腹地尚好,但是像殷城這種偏于南部的縣份,近幾十年新墾之田極多,若是皆被收歸國有,那士紳們損失可就慘重?zé)o比了。

    第二類,公田改私田,這要分兩類,一種是獲得了官府批準(zhǔn)的改田,這自然沒有問題,但是更多的還是士紳與地方胥吏巧立名目或者移花接木私自改籍,這種情形在晚唐以來越演越烈,也是導(dǎo)致國家無敵可授的根本,在各地都相當(dāng)突出。

    第三類,就是原本分配給農(nóng)戶的永業(yè)田,由于水旱天災(zāi)或者生老病死,或者被士紳地主凌迫,農(nóng)戶不得不出售自己土地,但是士紳在買下土地之后卻不移戶,使得租稅仍然落在農(nóng)戶身上,要么向官府隱匿莊戶佃戶,要么就只能迫使農(nóng)戶逃亡,這也是流民興起的一大主因。

    江烽要興起的檢地之法,自然解決不了土地兼并的根本問題,但是卻能以這種方式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土地,而且是有理有據(jù)。

    新墾未報之田偷漏國家租稅,該補交租稅該罰該沒收,無人敢說半個不對,公田改私田,若是與官吏勾結(jié)私改,不但要改籍無效,而且懲處官吏士紳;買賣田地不移戶,以此偷漏國家租稅,一樣要補租稅該處罰和沒收。

    萬事都要說一個依法有據(jù),只是這等事情在士紳面前卻要看你實力是否足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