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節 惺惺相惜-《烽皇》
第(2/3)頁
“某看江大人似有定計,莫不是打算要博這一把?”黑袍高髻男子眼睛里越發精芒閃爍,“久聞江大人賭性奇大,尤擅押注,看來此言不虛啊。”
“哦?看樣子過之是看出了我的定計,說來聽聽。”江烽也沒想到自己尚未完全決斷,也就是有這方面的想法,本來還說找個人再合計合計,沒想到這家伙居然就能看出端倪來,看來此人還真有幾分本事。
“大人如果要進光州,欲待如何獲得劉玄的認可呢?難道說是要與劉玄共同駐兵光州?”張挺眼睛盯著江烽,越發覺得眼前這個如彗星般掠空而過的家伙膽子奇大,竟然打算和劉玄共謀光州。
江烽也是微微一震,還真被這家伙看穿了?
他也是從養心齋出來時才慢慢琢磨出這個道理來的,光州的得失不在于自己,而在于劉玄,在于劉玄對蔡州一戰是否順利。
剛才李桐已經悄聲將晉軍出兵懷州與大梁激戰形成僵局以及泰寧軍至今未出兵這兩個消息告知自己,再加上先前尉遲無病的恫嚇之語,江烽覺得恐怕也不完全是恫嚇,而是有實實在在的手段在其中。
南陽軍東取申州,南占安州,這般順風順水,恐怕也有些驕縱了,申州和安州是南陽謀定而后動所得,可蔡州不一樣。
蔡州是袁氏的根基,苦心經營數十年,州內士紳大戶都與袁氏休戚相關,不到萬不得已,這些士紳豪門都會和袁氏共進退。
而百戰之軍蔡州軍也不會像申州軍和安州軍那么輕而易舉被南陽軍所滅,縱然在兵力上不如人,但是一旦蔡州全力以赴動員全州力量來與南陽軍周旋,只怕這一戰還有會有許多曲折,說不定南陽軍就會陷入在這個泥潭中。
關鍵在于大梁。
大梁有無決心一舉滅蔡?
江烽覺得這一點很可疑。
制約大梁決心的因素太多了,內外皆有。
外部有大晉、泰寧軍、感化軍以及關中,現在南陽被分化,劉玄成為大梁盟友,但大梁還有很多問題。
大梁內部的分歧是根本。
大梁成立數十年,當年朱溫立國時的血性和勇氣已經被磨滅得差不多了,或許在面對外敵入侵時,梁軍還能爆發出一戰的勇氣,但是在主動對外攻城略地上,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進取心。
三代梁王,除了首任梁王朱溫外,前任梁王朱友貞和本代梁王朱允均無開疆拓土之志,安于現狀。
之前大梁內部雖然也認為蔡州是心腹大患,但是總還是覺得大晉才是最大的威脅,所以對蔡州一直是采取安撫籠絡之策,可對大晉,大梁卻又無可奈何,所以這種戰略目標上的模糊使得蔡州實力迅速膨脹起來。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這就是江烽給大梁對蔡州政策下的評語,放任蔡州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結果尾大不掉,反噬大梁。
現在大梁深刻意識到了蔡州的威脅,卻又已經有心無力了,所以才不得不想方設法把南陽拖進來,從目前來看,這一步走成功了,但是聯手南陽就能一舉成功么?
第(2/3)頁